中国义乌网7月27日讯(记者 沈颖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在过去,每到太阳落山时,村中的妇女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浆洗衣物,成为农村一道独有的风景线。但殊不知,在河边洗衣,既污染了河水,也存在安全隐患。近日,后宅街道寺前村将这老传统进行了革命,为妇女们在村中建起了两座洗衣“包厢”——生态洗衣房,既解决了村民的洗衣需要,又减少了污水排放。
危房变洗衣房村民连点赞
今天(7月27日讯)上午11时,烈日当头,寺前村的生态洗衣房内却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在一间纯白色的生态洗衣房内,八个洗衣槽排成两排,搓衣板、水龙头一应俱全,门口还整齐地摆放了四台投币洗衣机。村民朱秋香正和邻居们一边洗衣,一边闲聊。“以前一到夏天,洗衣服还要挑晚上没太阳的时候去,现在有了洗衣房,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朱秋香告诉记者,她在村里住了四十多年,塘边洗衣已经成了习惯,以前蹲在塘边洗衣,时间一长腿就很酸,现在可以站着洗,而且不用担心太阳晒和雨水淋,村民们都很喜欢这个生态洗衣房。
而在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危旧房破烂不堪的景象。由于该处危旧房距离村中的大塘仅有数步之遥,村两委决定利用该危旧房,进行生态洗衣房改造。洗衣房用水从附近的水库抽取进入蓄水池,洗涤后的污水则经过生态净化池进入农村生活污水管道。
但闻衣杵声不染碧池水
在寺前村的另一头,还有一间古色古香的生态洗衣房紧邻着新开塘而建。洗衣房内同样一片欢乐和祥的景象,洗衣房外则是荷花满塘的动人美景。随着生态洗衣房的到来,河塘洗衣即将成为历史,而村中的几口池塘也重新焕发出迷人的清澈。
生态洗衣房带来的不仅是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更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如今,寺前村大大小小的池塘中,种满了各种水生植物,使原来“一池死水”恢复生机,实现了“流水不腐”,同时又改善了水体景观,还原了水体生态。
“经过一家一家地入户宣传,千年习惯也能一朝改变。”面对这场革命,寺前村村支书朱为民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生态洗衣房一经试行后,周边临近的许多村都前来询问如何投资建设,生态洗衣房俨然成为了农村一道新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