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25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李文芳 实习生 蔡学纯 张沛)8月3日下午,义乌一名6岁男童进入观光电梯时,往电梯控制主板位置撒尿,导致电梯停滞,电梯门半开状态,男童随后不慎坠落……原本今年9月就要上小学的孩子明明(化名),一家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所有得知消息的人,心都是悬在嗓子眼儿上的,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噩耗”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好在命运及时转机,事发16天后,奇迹出现了,孩子在浙大一院神经外科病房,醒了!还对着大家比了比胜利的手势。
灾难|“尿停电梯”男孩垂死边缘
8月3日下午,明明在爸爸所工作的义乌篁园服装商场八楼准备上书法培训班。因爸爸方先生是商场的管理人员,明明对商场十分熟悉,便独自一人达成观光电梯上楼,然而中途时,调皮的他往电梯的控制主板位置撒尿,直接导致了电梯悬停在7楼8楼之间,电梯门打开,明明爬至梯外,门关了,他却坠入约40米的电梯井内。
原本,今年9月份,明明就要上小学了。可突入其来的事故,打碎了夫妻俩的生活。
明明很快就被送到义乌市中心医院抢救,入院诊断为创伤性休克,弥漫性轴索损伤,脑部、胸部有伤,锁骨、四肢骨折,肺部也有损伤,还伴有肺炎。情况十分危急。
记者从市中心医院获悉,孩子的格拉斯评分连续多天只有3分。对于昏迷患者来说,3分是最低值,属于极重度脑外伤,3分的昏迷患者很少有逃脱死亡的。
听到这样的消息,意味着明明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而他的家人也几近崩溃。
奇迹|多学科会诊换来“孩子醒了”
经义乌市中心医院奋力抢救数日后,家属和该院联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神经外科副主任、神经经创伤救治与修复中心主任杨小锋教授。
8月6日下午,杨教授出差回到杭州,一下飞机,家都没回,就直接从机场赶去义乌,对明明进行会诊。根据明明的病情,杨教授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早期以稳定内环境和生命体征为主,周期为7到10天。当明明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8月14日,明明从义乌市中心医院转到浙大一院,刚来时明明还是深度昏迷,下肢会不自主抽动。
转到浙大一院后,该院立马组织了神经外科、康复科、儿科、感染科、骨科多学科会诊,儿科负责指导用药剂量,感染科负责控制孩子的肺部感染,康复医学科一起制定催醒方案。
记者了解到,催醒方案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感官刺激。同时,医生让明明家人在孩子耳边叫他的名字,放他喜欢的音乐,用方言跟他说说话,边说边摸。方先生开始给明明放他最喜欢的《熊出没》。
经院方悉心的治疗与家人不离不弃的陪护,16天后,奇迹产生了。
乐观|孩子的哭声爸爸的笑声
综合唤醒治疗两天后,8月17日晚上,当方爸爸拿起电话让明明听外婆的声音说,“明明,这是外婆的电话。”明明是外婆带大的,听见外婆的声音,他“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能哭,说明大脑开始有了情感反应。”杨小锋教授说。
8月18日早上,明明睁开了眼睛,恢复了一些语言功能。8月20日,孩子意识清醒,格拉斯评分10分。孩子家人连称“奇迹”。而目前,明明已经完成了“骨折固定手术”,可以完成指令性动作。
据了解,在完成一系列手术后,除了继续进行至少三个疗程(一个疗程10天)的高压氧治疗,明明将会接受智力、语言、手臂肌肉等方面的康复治疗。由于明明年纪还小,在脑部、骨骼等方面还有极大地发育机会,是否会有后遗症、会有什么后遗症尚不能做出明确判断。
在明明的病床头,放着他最喜欢的“储钱罐”,那是外婆买给他的,里面还有十几个硬币。“这是明明自己存的,说是要给我买一辆大的越野车。”谈起儿子的懂事,方爸爸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