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泽被苍生 粮仓聚宝——记“全国十佳农民”、义乌市义宝农庄总经理冯泽宝

发布时间: 2017-09-05 09:21:35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张云飞

  冯泽宝(左一)在现场指导粮食加工。

  中国义乌网9月5日讯(商报记者 张云飞)他,凭借着敢闯敢拼的性格,大胆务实的干劲,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到全国种粮大户的华丽转身;

  他,成立了义乌市义宝农庄,注册了“义宝”商标,走出了一条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稻米产业化发展之路;

  他,发展规模种粮,在当地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又先后在吉林、黑龙江、江西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

  他,就是2016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获得者冯泽宝。

  出生于1963年的冯泽宝,义亭镇枧畴村人,现为义乌市义宝农庄总经理。从普通农民到企业老总,从普通稻米到富硒稻米、有机稻米……种粮近20年来,这是怎样的一段经历,背后又有多少故事呢?

  百转千回创办“义宝农庄”

  为了实现自己的致富梦,冯泽宝卖过瓦罐瓷器,开过果冻加工,跑过农资运输。跑农资运输小赚一笔后,1993年,冯泽宝在亲友的帮助下筹措了15.8万元,与朋友共同创业,向村民流转了40亩土地,从事珍珠养殖。“整整3年,养殖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家中出了点变故,原本小有余钱的家庭背上了十几万元的债。”在创业失败和债务的双重压力下,冯泽宝开始寻找破解之道。

  作为农民,冯泽宝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觉得土地就是他的“命根子”。

  1997年,为了不浪费土地,冯泽宝用拖拉机运土,把鱼塘改建成水田,开始种水稻。“原本只是不想荒废土地,没想到的是,除去成本还净赚了2.4万元。”他笑着说。

  尝到甜头的冯泽宝,更坚定了走水稻种植的致富路。1998年,义乌市第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在枧畴村展开,义亭镇政府和枧畴村两委为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决定在稳定农户基本口粮田的同时,集中全村的责任田由村两委统一发包。顶着村民们的质疑,经历了多重困难和挫折的冯泽宝,毅然借来资金承包了286亩责任田,成为枧畴村种粮大户。

  冯泽宝种出来的稻谷深受市场欢迎,加工出来的大米还不够卖。“既然大家这么喜欢我种出来的稻米,那为何不成立一家粮食加工厂呢?”

  说干就干。2000年,冯泽宝筹资创办了义乌市义宝农庄,购买了稻米加工设备,加工稻米自产自销,并于2001年注册了“义宝”商标。

  “只要你看得到的地方,只要是稻田,基本上是属于义宝农庄的,每年水稻还没收割,稻米就被客户预订走了。”冯泽宝自豪地告诉记者。

  跨省建粮仓受益两地人

  从早年的陶瓷、果冻加工,车辆运输,到承包农田,再到闯荡外地去种粮,冯泽宝实现了质的跨越。

  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而在义乌,更是人多地少,人均可耕地面积不足0.5亩。“改革开放,让义乌从一个农业县迅速崛起为一座国际商贸城市,全世界的人都慕名而来。为此,义乌每年都得从外地调入大批粮食,这里蕴藏着不少商机!”冯泽宝说。

  从2003年开始,冯泽宝在本地种植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形式,与主产区企业开展产销合作,发展省外优质稻米基地,先后在吉林省永吉县和延吉市建立起富硒东北稻米基地5100亩、有机稻米基地3000亩,在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八农场建立优质稻米基地5000亩,在江西省乐平市建立无公害稻米基地2000亩。平时,冯泽宝通过视频“遥控”管理外埠粮食基地。

  目前,除了在义亭镇建起965亩的水稻基地,他还在吉林、黑龙江、江西等省建立了1.51万亩优质稻米基地,每年生产并调运至义乌市的粮食达四五千吨。

  一把稻穗,受益两地人。从“引粮入义”到“跨省种粮”,其背后蕴藏着义乌人特有的商业头脑。“以前就是纯粹的‘引粮入义’,从外地采购粮食运往本地加工销售,现在我们在粮食主产区找到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本地土地资源紧缺的难题,也有效带动了外省农民致富。”冯泽宝说。

  有机+优质+绿色只种“特色”粮

  这些年,冯泽宝在他的稻米生产王国中,深感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支撑,要有专业农业技术知识。

  2000年、2011年、2014年,冯泽宝分别参加了中央农广校、浙江农林大学农技推广和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2013年、2014年,又分别参加了中国农函大、复旦大学有关课程的进修,促使他的科技种植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同时,他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研究稻米栽培新技术,探索稻米产业化开发的新途径。

  2002年,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研究并推广优质富硒稻米生产技术,组织制订了《义乌市农业地方标准———富硒稻米生产技术规范》,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多亩。

  2007年,率先引进水稻工厂化育秧生产线和插秧机,开展水稻温室育秧和机插作业,组织制订了《义乌市农业地方标准———机插水稻温室育秧技术操作规程》,累计推广面积20万亩。

  “种粮也不能随大流,要种出自己的特色,只有瞄准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才能赚钱。”这便是冯泽宝在粮食生产中得出的经验。在富硒大米开发成功的基础上,冯泽宝又把目标锁定在了有机稻米的培植上。2011年,由义宝农庄组织实施的《万亩水稻温室秧机插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通过了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的验收。与此同时,冯泽宝积极引进推广两优培九、中浙优1号、甬优9号、甬优12等水稻新品种,大力应用和示范推广无公害生产、富硒强化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6万多亩。

  冯泽宝生产的大米,不仅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而且在历年产品质量抽检中均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义宝”牌大米也先后获得中国稻博会金奖、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江省十大品牌大米等奖项。2009年,“义宝”牌商标被评为浙江著名商标、“义宝”牌大米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

  “有机+优质+绿色”,让冯泽宝的粮食生产之路越走越宽广。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义宝农庄的资产规模达到了3000万元,年产粮食7200吨。同时,“义宝”牌大米畅销上海、杭州、宁波、金华等地的超市及粮食批发市场,去年销售额达4167万元。

  这些年来,冯泽宝在收获稻米的同时,也先后收获“全国种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浙江省粮食生产十佳典范和浙江省优秀种粮大户等荣誉称号,去年底,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十佳农民”。今年6月,上榜金华“最美人物(金华好人)”。

  从最初的单一粮食种植,到集稻米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服务;从外出建立生产基地,到向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延伸;从保证良种科研、绿色种植,到收获贮藏、封闭加工全程绿色、有机,这些年来,冯泽宝在稻米产业化之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并构建起自己的“天下粮仓”。

  “我喜欢秋天,金黄色的秋天,就像沉甸甸的麦穗;而沉甸甸的麦穗,不仅让我收获了财富,更让我体会到了种粮是一种可以泽被苍生的责任。”冯泽宝说。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