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26日讯(商报记者 陈健贤)一提到“义乌温度”,大家都会想到我老丁,但“义乌温度”能从2008一直走到现在,不是光我一个人努力就够的,而是所有爱心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8年来,“义乌温度”送出的衣物超过百万件,每件衣物都凝聚着大家的爱心。
我的名字叫丁玉平,是河南邓州人,2000年底来到义乌打工。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一些外来务工者连衣服都没得穿,为什么不让大家把不穿的旧衣服捐出来送给有需要的困难人群呢?2008年冬天,我骑着一辆三轮车开始收集二手衣物,设了一个爱心衣服摊,让外来务工人员前来挑选。短短几个月,送出去的旧衣服就超过5000件,我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义乌好人”老丁。
随着收集的衣物越来越多,我想把这些衣物送到山区,那里的人更需要这些衣物。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小,收集整理二手衣物需要场地,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规范地做这事。2012年11月,义乌商报社伸出了援手,帮助我创办了“义乌温度”,第一批衣物发往贵州威宁。《义乌商报》每一篇关于“义乌温度”的报道都非常激动人心,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一些学生、志愿者也开始主动联系我,帮我收集、整理衣物,不少爱心市民还特意赶来看望我。从此,“义乌温度”由我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那时候发送衣物的速度有点慢,但受到山区人民的喜爱,贵州、四川、云南……“义乌温度”在义乌出了名,也被许多其他地区的志愿者所熟知。他们也开始主动联系我,告诉我哪里需要衣物。公益事业越做越大,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么多衣物放到哪里?运费从哪里来?
2014年,义工之家公益协会开始帮助“义乌温度”筹集运费。每次我要打包衣物,义工之家的志愿者们就从各地赶来帮忙,一干就是一上午,有时甚至一天。平时我会把收集到的衣物进行洗晒、清理,再由志愿者按规格打包,并在包装箱上写上“义乌温度”四个大字。每次打包所需的箱子、胶带都是由义工之家筹集的,我最担心的运费问题也由义工之家来解决。志愿者们每年都会举行义卖活动筹集运费,爱心人士捐赠运费时只要把钱汇入义工之家的账户上就行了。
2014年1月20日,“爱心衣物转运站”入驻大大箱包厂区内,“义乌温度”终于有了第一个“家”;当年11月14日,银都酒店在旁边设立了“爱心捐赠屋”,这成了“义乌温度”的第二个“家”;今年8月9日,在廿三里街道团委支持下,孝道义工陈华玉在廿三里设立了“爱心衣物接收点”,“义乌温度”终于有了第三个“家”。
以前,为了把大家的爱心传递到贫困山区,每年我都会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把爱心衣服送到山区人民手里。现在,“义乌温度”在义乌有了“家”,在宁夏、贵州等地都有了爱心衣物转运分站,我只要把印有“义乌温度”字样的爱心衣物快递到各个分站,当地志愿者就会以分站为中心,把爱心衣物发送给周边有需要的人。
义乌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义乌温度”能走过这么多年,全靠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今年我已经66岁了,希望能把“义乌温度”继续做下去,将爱心衣物送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让“义乌温度”暖遍全国贫困地区,也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这份装满大爱的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