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6日讯(记者 龚书弘)日前,一部记录义乌人“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正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黄金档热播,该剧生动形象地还原了义乌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从“鸡毛换糖”一步步发展成为现今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贸市场。
“鸡毛换糖”这一商业文明作为十大浙商标志事件之首,起源于义乌东边的廿三里,指的是在曾经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
尽管早些时候鸡毛换糖被认为是“弃农经商”、“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与全国禁令相抵触,但毋庸置疑的是,鸡毛换糖为义乌的早期市场奠定了基础。
那么,既然鸡毛换糖影响如此深远,它的起源地为何不是当时的主县城,也不是“古码头”佛堂,偏偏是廿三里呢?还要从它最早是个移民村说起。
据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廿三里“其西至县郭,南至画溪(东阳),北至苏溪皆二十三里,故名”。因处县城、苏溪、东阳3个重要商业城镇交会处,便被远近的人士、商人所看中,纷纷移居这里读书、经商、就业、据明万历《义乌县志》记载,“公(宗泽)生于石坂塘,迁居廿三里”。宗泽父亲宗舜卿与先前侨居廿三里的丽水商人陈允昌关系甚密。说明早在近千年的北宋,这里就有外县人与本县人移入居住,是商业聚集地。
据传明代黄溍的后裔迁到廿三里邻村发族,到了清代,一房名叫黄思炜的先祖发现廿三里土地不够,就把自己发族地的一方土地让给廿三里,并把发族地取名为“上灶”。如今,地处廿三里老街71号的黄记行灯店老板就是上灶村人,从他曾祖父起,移居廿三里已有160余年。而廿三里老街中“金永和火腿”、“陈赞记烟丝”、“何利济洋灰”等民国时期名重一时的知名商号的老板,分别是稠城、大陈、何宅人。而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商人,也非土生土长的廿三里人。如裁缝店的二老板迁自下朱宅,南货店的老板迁自平畴,打铁店的老板迁自后宅,小饭馆的老板迁自缙云,猪行郎迁自东阳……所以廿三里百姓杂陈,没有主姓。
自古以来,这个移民村商铺林立,村民的商品意识比周边人强。加上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从事敲糖换鸡毛变成了一条谋生之道。移民村廿三里的敲糖人就这样一路走来,即便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敲糖换鸡毛的吆喝声也未曾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