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周一家今年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厉周以吉他弹唱来诱发病人语言功能
中国义乌网10月21日讯(商报记者 龚献明)国庆前夕,央视科教频道(CCTV- 10)播出了《点赞中国——— 2016-2017“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特别节目》,其中有一则讲述一位医生给病人弹吉他、唱歌的故事。当这段视频上网后,点击量超过了400万,这名医生也被网民称为“最暖医生”“最文艺医生”。这名医生就是义乌人厉周,目前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工作。
为病人弹吉他唤醒失去的功能
医生为病人弹吉他的故事受到网友极大关注,当央视主持人采访厉周时,厉周讲述了视频背后的故事。
厉周说:“视频中的这名病人是大二学生,当时虽然成功切除了脑瘤,但他的语言、意识包括行走的功能都没有恢复,我了解到他喜欢英文歌,还学过吉他,就想到用吉他弹唱的办法诱发他的语言功能。于是我一边弹吉他,一边唱电影《音乐之声》主题曲《雪绒花》,没想到他跟着唱了。他姑姑非常高兴,就把这场景拍成视频,发到了朋友圈里,结果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
“我在全国各地的同学都打来电话,说看到了我弹吉他的视频。此后,各地电视台、网站不断跟进,使这条新闻上了热搜。”厉周说,“这件事让我感受到网络的巨大力量,想不到我们医务人员也能通过网络传播爱心和温暖,传播正能量。”
主持人把这一场景形容为“弹着吉他唱着歌,医患之间欢乐多”,并连声称赞:“真是太温暖了!”
厉周说,其实这并非是他第一次给患者弹唱。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以做义工的方式给自闭症、脑瘫患儿弹吉他,在生理治疗的同时,用心理治疗方式帮那些患儿打开心扉。他认为这对部分患者的恢复大有裨益。
厉周称,现在国内对关注患者情感世界的“人文医学”普遍不重视,手术后更关注病有没有治好,忽视了患者“语言功能、情感功能”是否恢复。许多医生也以为做完手术、摘除肿瘤之后就完成任务了,没有意识到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其实手术之后还需功能康复,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为了唤起社会对这一过程的重视,厉周觉得必须动员社会力量,通过义工、家属等去推动患者的精神康复,而医生也要在言谈举止上让患者感受到关怀。
“就像这段视频里出现的小伙子,手术很成功,状况有所改善,但语言、情感等功能并没有恢复,更需要用人文医学来治疗。”厉周说。
设立名医工作室支援家乡医疗事业发展
厉周在华南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在甲状腺乳腺疾病、胃肠道疾病、肝胆胰脾疾病、血管及小儿外科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疗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普通外科肿瘤的标准根治手术及综合治疗有独特的经验,得到业界的充分肯定。
离开义乌30多年的厉周,现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普通外科教授。作为一名家乡的游子,厉周总是默默地关心着义乌的发展。在2014年10月举行的广州艺术节上,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曾在广州市蓓蕾剧院上演历史剧《赤壁周郎》,在粤工作的义乌老乡纷纷来捧场,其中就有厉周。当时,厉周对记者说,这些年虽然有时也回义乌,但每次都很匆忙,根本没机会在家乡观看婺剧。
2015年11月,胃肠外科专家厉周教授的名医工作室在我市中心医院挂牌成立。从此,厉周每个周末都会回义乌出诊,每次都会安排几台手术,让家乡病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附属医院的诊疗待遇。10月4日,厉周趁国庆长假回到义乌,到市中心医院看望了上次手术后的病人,发现他们恢复得很好。一连几天,他又为几例甲状腺癌、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整个长假工作都排得满满的。
“做消化道肿瘤手术是厉周的强项。义乌工作室设立以来,厉周以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修养赢得了患者的良好口碑。”与厉周共事的市中心医院医生说,厉周一直有造福家乡的纯朴情怀,一般外地医生受邀到义乌,做完手术后就走人,而厉周会与同事一起分析研究病人的病情,制订手术方案,有时还会指导身边的医生动手术,带动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做过手术的病人,厉周也会隔三差五地发信息问候,询问身体状况,跟进精神康复治疗,让患者感觉无比温暖。
市中心医院名医工作室旁边就是外籍病人馆。因为厉周的英语会话水平不错,每当发现其他医生给外国朋友看病时有语言障碍,他就会挺身而出,给外国朋友义务诊疗。因此,他的到来也受到外国病人的欢迎。
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对厉周来说,今年可谓喜事多多、好事连连。9月7日至9日,“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北京召开,为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奖及提名奖获得者颁奖。厉周因长期坚持人文医学教育、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人文医学关爱患者,深受学生和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获得“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
而就在5月24日,全国妇联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会上,厉周和方素珍家庭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厉周的妻子方素珍教授也是义乌人,是一位儿童脑病康复专家。她将美国的一整套包含感统(感觉统合)、运动相关的康复理论率先引入广州,带领儿童康复团队帮助许多小患者顺利康复。据介绍,“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平日里,夫妻俩除了各自完成繁忙的工作以外,还经常一起切磋患者术后康复问题。夫妻俩自2000年开始做义工,帮助脑瘫、自闭症患儿。厉周除了参加医院的儿童康复治疗的义工活动外,还常常到清远基层医院义务坐诊帮带,九年如一日,诊疗病人7000余人次,主导大型手术400余台,被当地卫计局誉为“精准帮扶的典型”。
受夫妇俩影响,厉周的儿子、八旬岳母都加入了义工队伍。今年87岁的岳母,亲手为患儿缝制康复用的沙包,为患儿烹制饭菜,被患儿家属亲切地称为“姥姥小灶”。如今还在华南理工大学读研的儿子厉淡宁,从小就跟随父母在病房里陪着患儿做康复训练,为患儿弹琴表演,被称为“蜘蛛侠哥哥”。
厉周认为,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难处。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当体会到他们家庭各自的难处时,他和妻子深深地意识到,在专业治疗基础上,能通过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尽快康复,会有更大价值。
●短评
让更多“最美”在身边绽放
《最美在身边》栏目自今年3月份推出以来,已刊发报道20余篇。在雪域高原绽放青春的援藏医生胡青英、救死扶伤的“战狼”医生楼群兵、勇救落水者的巡防民警楼仁斌……这些美丽的身影都曾出现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
与以往着重报道本土人物故事不同的是,今天我们报道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外地奋斗多年的义乌游子。2015年11月,厉周的工作室在义乌挂牌成立后,他那一腔造福家乡的情怀,才实实在在落了地,并且生根开花。
我们希望为读者奉献更多外地游子的感人故事,也希望大家能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线索。他们同样是我们义乌的精彩和美丽,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能让更多的“义乌正能量”得到弘扬和传播,让更多的“最美”在我们身边绽放。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