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既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殡葬不仅事关每一个人,而且还事关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因为殡葬涉及到一些极为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譬如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倡导文明风气、勤俭节约等。日前,记者就全市深入推进节地生态葬,加快殡葬改革等话题走访了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殡葬改革不仅关系改变传统陋俗,更关系厚积善德,促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殡葬改革只要有需要,无论多大阻力都要迎难而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市民政、各镇街道同心、同力、同为,通过科学规划殡葬设施布局、完善殡葬改革配套政策、创新殡葬联合执法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主管、民政部门协调、相关部门配合、专业机构主办、社会力量参与、人民群众支持”的殡葬改革体制机制,基本实现了骨灰从“入土”到“入室”,变“分散”到“集约”的根本性转变。这些年,大力改扩建殡葬设施,改变硬件滞后局面,制定出台《义乌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年)》,采取一次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的办法,统筹安排殡仪馆、骨灰堂等殡葬设施的建设,全面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和群众生活品质优化的需要。按照相对集中原则,设计和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全市共规划骨灰堂13个,设计骨灰存放格位31.1万个,并同步开展生态葬区建设,集骨灰存放、殡葬服务、生态、景观、文化休闲于一体,总投资达4亿元。目前,全市已有7个镇街完成了骨灰存放堂建设,其余镇街将在明年底前全面完成。从2014年开始,我市积极开展传统公墓生态化改造工作,2017年开始分期分批关闭村级公墓,关闭后空穴墓将拆除并绿化。现有公墓与市域总体规划相冲突的实行整体搬迁,目前已搬迁13处,骨灰安置进入骨灰堂2100余穴,其余公墓分批进行生态化改造,采取覆土掩盖、植树等办法实现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现城区传统公墓生态化改造已基本完成,其他区块的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生态殡葬是殡葬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大事。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义乌市近年来一直倡导科学治丧理念、倡导环保祭祀理念、倡导节地生态安葬理念、倡导惠民殡葬理念“四大理念”,在积极推广、引导生态节地安葬,立体葬、草坪葬、植树葬、鲜花葬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安葬正逐步取缔大碑大墓造成的青山白化现象。事实上,为推进生态殡葬、深化殡葬改革,义乌市这些年在生态殡葬上的惠民政策及扶持力度有增无减、持续加大。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市委〔2013〕47号)、《义乌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年)》(义政发〔2014〕23号)、《义乌市骨灰堂建设指导意见》(市殡改〔2014〕1号)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两次调整《义乌市生态葬奖励试行办法》,到目前,全市已实施生态葬267例,生态葬法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殡葬执法能力建设,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观念,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把“执法”转到服务上来,寓文明服务于执法之中,以文明服务促进严格执法,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创新机制,建立骨灰跟踪管理制度;整合资源,建立殡葬联合执法机制;强化考核,建立殡葬管理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殡葬文明,倡导死后不开追悼会,倡导生态安葬,鼓励捐献遗体器官,不搞大操大办,动员党员干部要当好宣讲者,带头宣传殡葬改革,加强对亲戚、朋友和周边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不良治丧行为,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倡导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尚。目前,全市已有40余名党员干部、亲属参与节地生态葬。全面推进坟墓搬迁生态化,在“四边三化”、“两路两侧”整治和重点工程坟墓迁移过程中,明确“入室”要求,将涉及的坟墓全面迁入市级骨灰堂,,全市已有佛堂、廿三里、福田等多个镇街2100余穴坟墓迁入骨灰堂。同时协调各部门力量,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2013年冬至开始在两大市级经营性公墓奇山陵园和黄山公墓全面开展“双禁”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不燃放鞭炮已成了一种自觉现象。在此基础上,在镇街公墓大力倡导文明祭祀活动,厚养薄葬、生态安葬、文明殡葬在全市渐入人心,蔚然成风!去年,义乌市民政局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这也是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政局。
唤来新风除旧俗!民政部等国家九部门已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我们将按照惠民殡、生态葬、文明祭的总体思路,在市委市政府,各镇街各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不遗余力推进殡葬改革,大力推进传统习俗向生态文明转变、虚势排场向厚养薄葬转变、入土为安向生态安葬转变,动员社会各界齐心携手,共同营造慎终追远、感悟生命、对话心灵、共创文明的现代殡葬新风,谱写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义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