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乌伤名人苑|楼化篷:义无反顾干革命 林业教育开拓者

发布时间: 2018-03-27 09:58:2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鲁军

  中国义乌网3月27日讯(商报记者 鲁军)“是谁选择了这方热土,爱上青山五重绿水九曲;是谁孕育了这派生机,爱上八百年藏龙卧虎……是谁仰望着村口古树,爱上阳春三月那片新绿;是谁凝视着双塘烟雨,爱上天地间鱼翔燕翥……我沿着祖先的梦想,爱上每一棵草每一棵树;我踏着时代的脚步,爱上每一丝风每一滴雨,千万个理由,千万缕牵挂,和你一起爱上东大鲁”。

  这首东大鲁村村歌唱出了拥有800年历史的村庄发展变迁。如今,福田街道东大鲁村村民唱着充满自信和希冀的村歌、沿着祖先的梦想、踏着时代的脚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们也依然缅怀着功勋卓越、引以为豪的先贤英杰。有东大鲁村“革命三兄弟”之称的楼化篷就是其中之一。

  春日,暖阳。东大鲁村前,楼化篷孩提时经常嬉戏的双塘水,清澈微澜;文化礼堂内,他年少时居住的老屋,沧桑厚重;墙壁展板上,他清矍刚毅的脸庞,微露笑意,那是他无愧于党和人民的自信、欣慰之笑。

  楼化篷(1910—1996),原名楼展,曾用名楼南高,浙江义乌东大鲁村人。中国林业教育事业组织者、领导者和开拓者之一。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晋西北行署党组成员、秘书处长、二专署专员,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干部教育处处长,林业部教育司司长、顾问,享受副部级待遇。

  1求学路上接受新思想,义无反顾投身革命

  坐落于义乌城区北部的东大鲁村,“前有九曲水,后有五重山”,古有祖孙五代在朝为官之美谈,今有“革命三兄弟”之佳话,被誉为培育人才的摇篮。该村修建不久的文化礼堂内,楼化篷的肖像简介和楼姓始祖及其他名人志士一起张挂于墙上,无言地述说着他们的往昔岁月和生命荣光。

  1910年10月,楼化篷出生在东大鲁村—户世代务农、耕读传家的家庭。7岁,他进私塾式旧制小学堂读书。高小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得在家里帮父亲从事农业劳动,割草、看牛、锄地、割稻、砍柴、挑肥,什么农活都干。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深深体会到农民种田的艰辛。而家家户户“放下镰刀没饭吃”、忍饥挨饿的窘境,也使他陷入沉思。

  有一年,—场天花肆虐过后,村中少年伙伴死了大半,众多叔叔伯伯四五十岁就在贫病中去世。乡民苦难绝望的生活,时时困扰着少年楼化篷。学校里老师们常教导的“读书救国”的理想,时时在他脑际激荡。

  1929年春节,楼化篷的一个同学来家里拜年,带来一张萧山湘湖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该校的招生广告,对义乌农家子弟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师范学校对学生不收学费,而且补贴膳食费,还欢迎外县子弟报考。

  “小舅舅的父母听到这个好消息,非常支持他去报考。结果小舅舅考了个好成绩,被湘湖师范录取了。这在亲戚朋友眼里,胜过中了秀才。”今年90岁高龄的任荷妹老人是楼化篷的外甥女,说起当时小舅舅考取功名的情景,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依然洋溢着自豪之情。

  而楼化篷那种对农民“土地里刨食”苦难生活的忧思和体会,使得他在日后功成名就后,依然把家乡父老乡亲的疾苦放在心上。前不久,我们在东大鲁村采访时,几位老人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楼化篷出资给东大鲁村和邻近一村子运送来两台10匹的拖垃机。这在当时是特大新闻,全义乌轰动,四邻八乡的人都赶来看稀奇。“小舅舅是省吃俭用了好几年,把本来不多的工资积攒起来购买拖垃机的。”任荷妹老人怜惜地说。

  就这样,19岁的义乌青年楼化篷,怀揣亲戚朋友帮忙筹措的费用,带着父母家人的殷殷期盼和嘱托,挥别养育自己多年的故土,挑着一副简单行李,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学校的生活丰富而充实,担任学生会干部的楼化篷,除了发奋读书,还积极参加学生活动。一接触到革命思想,他就像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一样,如饥似渴地倾心汲取。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已成为共青团员的他积极参加土地革命、减租减息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并到学校附近的乡村去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帮助举办民众夜校,在民众夜校里宣传革命思想。

  师范毕业后,楼化篷在浙江宁波、桐乡、义乌和上海一带担任小学教师,以教员职业为掩护,在学校里举办平民夜校,编写农民识字课本,从事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共青团员、建立团组织等秘密工作。这一时期他曾先后担任共青团上海法南区委组织干事和宁波团委书记。

  牺盟会太原委员会旧址

  2参加山西牺盟会工作,发动群众抗日救亡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后,东南各省中共地方党组织不少被破坏,楼化篷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其间,他先在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上海山海工学团当指导员,一面学习,一面教书,后得陶行知先生的推荐,到安徽省教育厅任地方教育辅导员,推行“小先生”制和普及教育。1936年1月,到江苏宜兴西桥小学当教员。在那里找到了党组织,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作为教育界救国会代表,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救国会和全国学联首届代表大会。

  不久,陶行知派他到石家庄正太路职工学校任教员,参与发起组织石家庄中学教师救国联合会。1937年他受中共派遣转赴太原参加牺盟会工作,任山西牺盟总会执行委员、组织部副部长。

  历史悠久的三晋大地,在血腥风雨中以顽强不屈的姿态迎来这位血气方刚的南方青年。站在苍茫辽阔的北方土地上,楼化篷投身革命、保家卫国的信心和激情更为炽烈。

  牺盟会是山西省的地方群众抗日团体,山西省各县都设立分会。到山西牺盟会后,楼化篷与同仁们一起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及妇女、儿童等成立抗日团体和抗日救亡武装,并参与建立抗日决死队,配合八路军一二○师部队,对入侵山西的日军给予有力的打击。

  为了加强洪赵地区的组织领导工作,山西牺盟会委派楼化篷等得力干部建立洪赵中心区。楼化篷任中心区主任,领导洪洞、赵城、临汾等10余县牺盟分会的工作。他深入山庄窝铺,宣传抗日主张,发展牺盟会员。牺盟洪赵中心区在他的带领下,一方面积极向上推荐抗日中坚干部任职,一方面组织参与县、区、村政权管理,逐步建立了基层抗日体制的政权机构,赢得领导抗战的主动权。至1938年,各县大多数区、村建立了基层牺盟组织,农村会员发展至15万人,先后培训干部80多次10400余人。

  当洪赵中心区组织工作有了扎实的基础以后,1939年,他又奉命调回总会,任牺盟总会组织部部长。同年12月,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又称“十二月事变”),集中六个军的兵力分三路进攻晋西北决死队。牺盟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自卫原则,进行了有力的反击。

  在那峥嵘岁月,凶残的屠杀,惨烈的战争,困苦的生活,并没有使楼化篷产生一丝一毫的退却和犹疑。阎锡山大规模进攻牺盟会决死队的军事行动被粉碎后,中共晋西北党组织调他到晋西北根据地,继续发动群众与敌奋战。他二话不说,又一次不顾个人安危全身心地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被誉为“晋西北人才摇篮”的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其前身首任校长是楼化篷

  3培养抗日革命人才,参加地方政权建设

  被誉为“晋西北人才摇篮”的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声名远播,号称晋西北的“黄埔军校”。而其前身为1941年晋绥边区二专署创办的“晋西北二专署师范学校”,她的首任校长即是当时任二专署专员的楼化篷。

  1940年春,楼化篷奉命参与建立晋西北民主政权,被任命为中共晋西北行署党组成员兼秘书处长。接着又开辟晋西北第二专署,楼化篷被任命为专员。

  为培养抗日革命人才,经多方努力,他带头创办了晋西北二专署师范学校并任校长。这是一所以延安的“抗大”为榜样,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1941年至1949年共开办19个正规班次,开办各训练班次10多个,共培养1200余名学生,他们大部分分配到晋绥边区各级党、政、军机关工作。

  在晋西北第二专署任专员期间,楼化篷一边投身于繁杂的学校事务,一边千方百计抽时间参加地方政权建设。在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人员分配上,他坚持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则。同时,推行党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开展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日军的多次“扫荡”。

  1940年10月至1943年春,日寇对第二专署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实施惨绝人寰的大“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二专署五寨、神池、朔县一半地方被敌占领,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与摧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楼化篷领导专署发动群众锄奸,破坏交通,组织武工队,开展反“蚕食”斗争,寻机打击小股敌人,并对敌占区发动连续的政治攻势,恢复了121个村的民主政权,取得斗争的初步胜利。

  1945年春,楼化篷调任中共晋绥第一地委宣传部部长。1946年6月调任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48年夏随军带领一批政工干部,到临汾新解放区,组织发展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同年9月,晋绥抗日根据地又开辟第六地委,他又奉命去创建晋绥第六地委,任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

  他就是这样,党指到哪里,他就打向哪里,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决定,顽强地做好党交给的每项工作。

  建设地方政权、推进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力……这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解放初期的晋西北地区,百废待举,万事待兴,楼化篷废寝忘食,日夜处理大小事务,几乎没有一点空闲时间。许多年没回家乡的他,只得借书信寄托思乡怀亲之情。

  “小舅舅忙于革命很少回家,书信倒是不断,有时会寄个5元、10元孝奉亲人。”任荷妹老人站在楼化篷祖屋旁深情地说,小舅舅每次来信,除了问候、祝福家人,总要讲一些革命道理。记得义乌解放那年,他来信嘱咐家人要听共产党的话,不要给国家添麻烦。

  90岁高龄的任荷妹老人沉浸在对小舅舅楼化篷的回忆中

  4林业教育事业开拓者退居二线仍发挥余热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血雨腥风中活下来的楼化篷,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奉命调离山西前往北京,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干部教育处处长。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国林业建设起步维艰,百废待兴,各方面基础都很薄弱,林业建设人才匮乏。因楼化篷早年受教于陶行知先生,颇得先生真传,1954年林业部组建教育司时,被任命为首任教育司司长。

  林业维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又关系着民生福祉。要大力发展林业,必须先抓人才的培养。但当时中国林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全国没有一所完整独立的林业院校。接下重任后的楼化篷,经多方考察调研,决定从校舍建设、师资配备、教学设施的采购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他团结全司同志一道废寝忘食地工作,不分寒暑,不计节假日,他还亲自跑教育部、财政部及人事部门,从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争取支援,以尽快完善正在建设中的各级林业院校。其间,许多有关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都是他亲笔起草的。订教育方案、聘师资、选基地、筹建各试验室等,他无不亲自动手带头干。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在林业部的领导下,在楼化篷和全司人员数年如一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林业教育事业焕发生机。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建立了北京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南京林学院三所独立、完整的林业高等学府,全国各地也先后建起了20所中等林业学校。其中不少高中等林业院校的建立,都是在楼化篷的具体领导和参与下进行的。

  在办校过程中,他十分关心学校的教学工作,经常深入各高中等林业院校调查研究,明确提出要编写符合中国国情的教材,反对生搬硬套。他要求学校贯彻“劳逸结合”的方针,关心学生生活,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教师,他一贯主张发挥教师特长,尊重老教授和有经验的教师;对同志,他严格要求,平时不苟言笑,说到做到,但他从不独断专行,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关心干部的生活,关心干部的成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楼化篷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担任林业部教育司顾问。他仍然关心教育事业,多方为恢复重建林业院校呼喊奔走。他受组织委托,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去云南办理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事宜;去陕西协助创办西北林学院;去内蒙,协助恢复内蒙林学院;去辽宁,协助辽宁林校迁回沈阳苏家地等。他还积极提出合理调整院校布局、加强林业教育基础建设等建议,这些都对林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几十年如一日,努力钻研林业科学,在协调林业教育各类学校的发展规划、速度、布局和结构;管理和指导林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林区基础教育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急需的林业专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新中国林业教育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开拓者之一。”这是1996年12月楼化篷逝世后,林业部教育司在追悼会上对他的客观评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凭着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楼化篷,这位义乌农民的儿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划出了一条美丽、闪光的弧线,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血雨腥风中活下来的楼化篷,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奉命调离山西前往北京,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干部教育处处长。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国林业建设起步维艰,百废待兴,各方面基础都很薄弱,林业建设人才匮乏。因楼化篷早年受教于陶行知先生,颇得先生真传,1954年林业部组建教育司时,被任命为首任教育司司长。

  林业维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又关系着民生福祉。要大力发展林业,必须先抓人才的培养。但当时中国林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全国没有一所完整独立的林业院校。接下重任后的楼化篷,经多方考察调研,决定从校舍建设、师资配备、教学设施的采购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他团结全司同志一道废寝忘食地工作,不分寒暑,不计节假日,他还亲自跑教育部、财政部及人事部门,从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争取支援,以尽快完善正在建设中的各级林业院校。其间,许多有关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都是他亲笔起草的。订教育方案、聘师资、选基地、筹建各试验室等,他无不亲自动手带头干。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在林业部的领导下,在楼化篷和全司人员数年如一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林业教育事业焕发生机。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建立了北京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南京林学院三所独立、完整的林业高等学府,全国各地也先后建起了20所中等林业学校。其中不少高中等林业院校的建立,都是在楼化篷的具体领导和参与下进行的。

  在办校过程中,他十分关心学校的教学工作,经常深入各高中等林业院校调查研究,明确提出要编写符合中国国情的教材,反对生搬硬套。他要求学校贯彻“劳逸结合”的方针,关心学生生活,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教师,他一贯主张发挥教师特长,尊重老教授和有经验的教师;对同志,他严格要求,平时不苟言笑,说到做到,但他从不独断专行,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关心干部的生活,关心干部的成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楼化篷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担任林业部教育司顾问。他仍然关心教育事业,多方为恢复重建林业院校呼喊奔走。他受组织委托,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去云南办理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事宜;去陕西协助创办西北林学院;去内蒙,协助恢复内蒙林学院;去辽宁,协助辽宁林校迁回沈阳苏家地等。他还积极提出合理调整院校布局、加强林业教育基础建设等建议,这些都对林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几十年如一日,努力钻研林业科学,在协调林业教育各类学校的发展规划、速度、布局和结构;管理和指导林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林区基础教育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急需的林业专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新中国林业教育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开拓者之一。”这是1996年12月楼化篷逝世后,林业部教育司在追悼会上对他的客观评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凭着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楼化篷,这位义乌农民的儿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划出了一条美丽、闪光的弧线,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