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3日讯(实习生 陈翀 记者 蒋守洋 编辑 楼菲莉)“当时我正开车穿越敌方火力的封锁线,一颗炮弹正落在车一侧的石子路上,整个车都被爆炸掀了起来……”86岁的老兵周小奶衣衫整洁,腰背笔直。他平时沉默寡言,一谈起年轻时抗美援朝的经历就热血沸腾。
国家需要我,我就得去
“这是军功证、驾驶学校毕业证、军人证……”老战士拿出一叠证件,记载着他年轻时参军的点点滴滴。上世纪,军队现代化程度还不算太高,参军入伍,能当上一名汽车兵是一件光荣的事。1951年,19岁的周小奶得知国家在招兵,怀着一颗爱国热心毅然报名应征入伍,成为二十一军六十三师炮兵部队汽车班一名战士。“小时候家里苦,就念了两年书,但我知道,国家需要我,我就得去。一开始我的母亲不知道我参军,她知道以后,我也坚持要去。”周小奶随部队开往佳木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随后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鸭绿江都不知道往返开过多少趟哩!”提起鸭绿江,老汽车兵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朝鲜冬天非常寒冷,志愿军生活条件艰苦。“天冷睡车里,天热睡车底,雨天的时候,车篷布在栏杆上一盖就有地方躺下了。有些阵地坡陡,车开不上,部队就给车拴上麻绳,几十号人前面拉,后面推,我驾车攀上去。”
保家卫国,老兵忆峥嵘岁月
在抗美援朝时期,汽车部队由于目标大,运输任务重,经常成为敌军重点轰炸的目标,周小奶驾驶的十轮军用卡车穿过敌方火力封锁线是常事。“敌人拿炮兵对我们火力封锁很严,炮火打得时间很随机,有时候三分钟一次,有时候五分钟一次,有时候半天都不来。天上敌人的飞机飞过,甚至在车里都能清楚听到敌人飞机发动机的声音。”最危险的一次,一颗炮弹正落在车一侧的石子路上,爆炸差点把车都掀了起来。但作为一名汽车兵,周小奶始终攥紧方向盘,这就是他的武器。白天高射炮打完,晚上就连夜装车转移阵地。炮弹打光,就要去当地火车站拉运。当地百姓有需要帮助,也会捎上些东西。在军用十轮卡车上,一趟一趟满载着的都是战争胜利的希望。
“上甘岭,”他停顿了一下,“我们师参加了那次战役,打得很激烈……”老战士所在师团参加了上甘岭战役。提到这段历史,老战士不禁眼眶湿润,面色沉重。山头几经易手,老战士目睹百余人的连队在炮火下仅幸存几人。志愿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鲜红的五星红旗依旧在上甘岭上迎风飘扬。
一枚又一枚的军功章、纪念章,是那段峥嵘岁月的最好证明。
光辉依旧,不忘军人使命
退伍后,老战士回到义乌,凭借自身老练的驾驶技术,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工作。任职于化肥厂的周小奶脾气好、乐于助人,经常主动把机会让给他人。他在村中有口皆碑,受邻居同事肯定,又因此当上了生产队队长,带头生产劳动。后代教育上他也有自己的见解,以军人的标准要求子女。“年纪大了,身体不中用了。之前肺部开了刀,做了手术后身体差了不少,记忆也在减退。”为了祖国安全,为了人民幸福,周小奶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国家。但一提起年轻时当兵参军的事,老战士立刻情绪高涨。岁月没有消磨老兵的斗志,反而使军人的信仰更加坚定。
年事已高的老战士见证了义乌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义乌车水马龙,周小奶感叹:“当年我参军入伍的时候,义乌街上还看不到车。如今的好日子,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