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是何文君工作的重中之重。
入夜,鸡鸣山社区内的公园街道人流渐渐稀少,而社区书记何文君仍在不停地忙碌着,近段时间绿化二期工程正式开展,前期需要对周边居民广泛征求建设意见,白天走现场、访群众,只能趁着晚上的时间整理资料,以便第二天的工作顺利开展。
身为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书记的何文君已为这里的居民服务了一年多。居委会里虽然有她的办公桌,但因为时常要深入到居民家中,挨家挨户解决问题,基本上不在里面呆着。“说实话我的工作基本上在外面跑,居民要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找我不太方便。所以我就拉了一个全社区的微信群,只要他们在群里有事找我,我就可以立马收到信息,给出回复。”她说道。
做党建带头人
“发展是第一要务,党建是第一工程,我们必须聚焦主责主业,做好社区基层党建,必须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群众服务平台。”何文君说道。
话虽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成立于2003年6月,由江东四区、金村和樊村、时代广场、星城广场、城市风景合并而成。山脚下的鸡鸣山社区,吸引了2.5万多流动人口,其中包括58个国家的1115位外国人,被称为义乌的“联合国社区”。
近年来社区党委探索实践“区域化党建、开放式管理”新模式,取得优异成果,2016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社区的大管家何文君也荣获了2014年浙江省优秀团干、2015年浙江省优秀团员、2017年金华市首批社区领军人才等个人荣誉。
逐个走访、反复摸底,精准施策、重点整治……从进入这个大社区开始,何文君便带着社区党委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场地狭小,社区内污水管网亟须提升,正因为一开始便找准了突出问题,所以社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效率便高。”
近年来,在社区书记何文君的带领下,鸡鸣山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紧密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在完善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立足于社区特点在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做大党建“朋友圈”,鸡鸣山社区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以党建为统领,以为民服务为支点,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2013年,社区成立了乐众惠民党群志愿服务站,通过每季度一次乐众惠民议事会,根据居民需求陆续成立了18支特色乐众惠民党群志愿服务队,由社区党员、流动党员、共建共驻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境外人员及少数民族志愿者组成,服务整个辖区辐射义乌全市。
做百姓贴心人
“老板娘,你知道灭火器怎么用吗?如果不知道,我跟你说一下。把这个拿开,这个按一下,(泡沫)就会出来了。”在鸡鸣山社区,经常有少数民族、老外突击队队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在社区巡查,向社区居民宣传消防安全等内容。
多元参社议社,打造协同治理格局。在社区的日常管理中,何文君“聘请”了包括马飞、哈米在内的几位境外人员担任社区惠民议事会成员。社区有重大事项需要征询意见和讨论的时候,他们与本社区居民具有同等条件,拥有发言权。
“社区是个家,热心张罗不仅靠社区党委,更多的是靠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在社区的统筹管理下,每一个居民任务明确,大家共同来做一件事。”何文君说道,2017年她刚到鸡鸣山社区时,对于公共事务,居民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为此她做出了诸多努力。
为搭起居民“连心桥”,社区党委以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完善“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和谐共处、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和谐共融、中国人和境外人员和谐共生”服务体系建设。针对社区不同人群常态化开展“家门口的孔子学院”汉语培训、四点钟学校托管班等20余个免费服务项目;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以“服务换服务”和“体验式”参与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并常态化开展“中外邻居节”、“我们的节日”、“汉字大赛”、“梦想剧场”、“公益集市”等品牌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全社区凝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