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埃正在办公。
中国义乌网7月17日讯(商报记者 龚献明)如今的萨姆埃,似乎早已适应了义乌人快节奏的生活。一大早,他就得起床,这与那些夜生活丰富的外商相比,萨姆埃显得有些另类。将孩子送到学校后,他就来到了国际商贸城边的福田大厦内的办公室,在迎来送往、对接洽谈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遇见义乌,一次美丽的邂逅
1987年,萨姆埃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中文,一年后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五年本科学习生活结束,在日本的一家养鸡场找到了工作。因为有在中国留学的背景,他又跳槽到了东京的一家对华贸易公司当翻译。随着对华业务的渐渐熟悉,加上北京朋友的热情推荐,他就来到了北京帮朋友拓展业务。
“那是在2004年5月底,公司派我陪两位客户到义乌采购。一到义乌,就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吸引住了。”萨姆埃回忆说,当时小商品主要集中在老篁园市场一带,当时客户采购的商品主要是五金,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采购完毕,物美价廉的商品让客户非常高兴。
此时,萨姆埃就向公司负责人建议:“既然义乌市场上的商品这么丰富,而且公司也要经常采购,不如在义乌设一个办事处。”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公司负责人的肯定,萨姆埃就立马租了一套集办公、仓储于一体的房子。
“这是我新生活的起点,更是我事业的起点。”萨姆埃说,随着外贸业务的扩展,不少朋友和客户开始鼓励我自己办公司,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在2009年成立了希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公室设在福田大厦。
“当时生意好做,五金电器、服装鞋子及塑料制品,客户需求量非常大。”萨姆埃说,当时老家埃塞俄比亚就是主要业务出口地,此外还有肯尼亚、吉布提、莫桑比克、巴西等国家和地区。那时这些国家地区城市建设刚起步,对商品需求量很大,手电筒、剃须刀、假花、雨伞及体育用品非常畅销,最多一个月能发30多个货柜。
现在,萨姆埃所办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他说,家乡人都知道义乌,在家乡的超市商场里,有一大半的小商品来自义乌。
爱上义乌,享受地道生活
义乌是块希望的热土,当萨姆埃敏锐地觉察到义乌蕴含的商机时,毫不犹豫地驻扎下来,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其它国家,我觉得自己是个外国人,但在义乌,我没有这样的感觉。”萨姆埃说,相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大都市,义乌的城市规模较小,和自己老家的很多城市规模差不多,很适宜人居;加上这里的外商众多,几乎每个国家的都有,时间久了,觉得自己就是义乌人。
2006年,事业小有成就的萨姆埃和老家的女朋友结婚,婚后不久就携妻子一起来义乌,此后大女儿也在义乌出生。如今,萨姆埃有了四个漂亮可爱的女儿。此前,最令萨姆埃放心不下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开始,萨姆埃一家住在东洲花园,后来因孩子要上学,在义乌找了两所都未被录取,最后在东阳一所学校就读,于是他又把家迁到了东阳。直到去年,女儿转学到了义乌的一家国际化私立学校就读,全家人又迁回了义乌。目前,两个大女儿在义乌读小学,两个小女儿在读幼儿园。
家庭之外,萨姆埃有很多中国朋友。空闲时,他们一家人会去影院看电影,也会和朋友一起聚餐,或去梅湖体育馆踢场足球,享受着生活。
见证义乌,不断提升自我
“义乌的城市面貌越来越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知名度越来越高,包容性越来越高。”萨姆埃生活在义乌已有十余年,他一连用四个“越来越”来形容义乌的巨变。
“自己是伴随着义乌成长,又见证了义乌的巨大变化。”萨姆埃说,这些年,义乌针对外商的服务越来越周全,特别是涉外政策,更是其它城市享受不到的,义乌有涉外调解组织,有世界商人之家,政府给予外商很高的地位。
“义乌的发展离不开新义乌人,我们更离不开义乌,这是一种鱼水之间的关系。”萨姆埃说,在经商之余,他也会与其他外商一样,积极参加各种公益事业。作为义乌市涉外调解组织的成员,只要召唤,他就积极参与;平时,他还积极参加看望贫困儿童、慰问环卫工人、参与捡拾垃圾等活动。在去年,他还参加了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竞赛,获得小组第五名。
只有融入这座城市中,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这就是义乌的独有魅力。最近一段时间,萨姆埃正准备在义乌买房子,希望能一直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