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0月26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楼菲莉)义乌大枣是全国闻名的品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种植历史,鼎盛时期全城44个乡有42个普种大枣,种植面积达12万亩,制作成的南枣,更是当年的朝廷贡品,与火腿、红糖合称为义乌三宝。
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义乌大枣行业发展面临瓶颈,目前,义乌市境内有枣林仅4000多亩,且种植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落后,品牌意识淡薄。在此背景下,义乌相继印发《义乌南蜜枣产业振兴计划》《惠农十项举措》等,义乌市枣业协会也随之应运而生。
今天(10月26日)上午,义乌市枣业协会成立仪式举行,旨在进一步增强全市枣农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南蜜枣的产品质量,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从而实现义乌大枣行业的品牌建立和全面振兴。
据悉,协会成立后,义乌市场监管、科协等部门将在现有枣业加工户中组织筛选部分文化水平高、市场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和具有一定技术支持的人员,组建一支义乌枣业协会筹备小组,并不定期开展蜜枣加工整治提升活动。
“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枣业加工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枣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监督检查,指导加工车间各功能间的科学合理设置,从源头保证南蜜枣的质量。”义乌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此基础上,未来市场监管部门还将积极推动南蜜枣加工地方标准的制定,实现传统加工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占领行业话语权。
张枝喜作为义乌本地的一名资深枣农,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保护义乌双仁大枣基因的保护,“成立协会是广大枣农共同的呼声,相信未来,在协会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引领下,义乌大枣行业肯定能越来越好。”张枝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