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中国批发市场‘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在座谈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开宗明义,直陈观点。
目前,国内批发市场面临三大压力:一是传统批发市场受电商冲击,商家退出、搬迁等现象分流了市场业务;二是批发市场已走到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推动转型升级的关口;三是面临成本、物流等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以及人员流失等压力。“鸡蛋如果从内部破壳,就是新生命的诞生;如果从外部破壳,就是生命的死亡。”魏建国直言,在三重压力之下,批发市场应从自身开始推动转型升级,并积极大胆地“走出去”,谋求更好、更长远的发展。那么,批发市场应如何“走出去”?“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是一个走出国门、在改革中求转型、以创新谋发展的成功案例。”魏建国表示,在一个没有铁路、没有港口、没有工厂的地方,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把流通做活,靠的正是改革和创新。长期以来,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推动内外贸体制机制改革,使得该市场突破了国界限制,形成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格局。尤其是在2014年底,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改革试点之后,改革红利迅速释放。2015年,该市场总成交额达1244.51亿元,出口额同比增长42.82%。“批发市场应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要认为批发市场现在有这么大的资产便可高枕无忧。倘若批发市场不进行改革创新,总有一天会被淘汰。”魏建国进一步表示,批发市场要以新思路进行改革创新:一方面,从内部推动改革创新,谋求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要抓住机会“走出去”。此外,也不能忽视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魏建国表示,立足国内,批发市场要紧跟百姓消费升级的步伐,抓住城镇化建设等机遇;立足国际,应当具备战略思维,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推动批发市场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