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开创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
如今,乡村振兴这趟新时代“动车”已经驶入历史的快车道,乡村振兴的目标振奋人心,“三农”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就是实干。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为义乌的乡村振兴工作出谋划策。
-产业旺则乡村兴农民富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人大代表王兵建议,一要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涉及的土地使用、资金投入等问题;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投入,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用于项目休闲基地、路、渠、公厕等设施建设。二要组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培训机构,负责对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三要搞好整体策划、树立品牌。整合全域乡村旅游资源,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将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提质升级,把现代农业项目、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发展项目与乡村旅游等项目融合,重点扶持,精心打造一批地方特色的品牌。
目前,义乌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已引进亿元项目32个,精品线已成为旅游新热点,村民也享受到了租金收益、就业等实实在在的好处。讨论中,很多代表提出建议和看法,认为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尤其要在政策配套上予以倾斜,比如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必须优先保障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供给。
针对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人大代表金国正认为,现在美丽乡村的建设全面兴起,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是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指标,但往往建设很火热,农村闲置的土地还在沉睡,受困于土地、规划等审批事项,农村干部也不敢越红线进行过度开发。为此,金国正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赋权给村居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一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来改善卫生环境,三来通过规范可以避免农村干部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问题的发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发展迎来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但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因地制宜、精确指导、精准施策。”来自佛堂的人大代表赵伟说,目前,义乌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因此,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政府部门务必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产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强化区域统筹布局,避免盲目和低水平发展。
-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
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建设关乎美丽义乌的“脸面”,如何在打造“高颜值”宜居乡村上下功夫,同样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义乌成功打造了至美大陈、赤岸西海、画里南江、人文上溪、德胜古韵、多彩华溪、望道信仰、千年古镇、红糖飘香、慢养龙祈等10条特色鲜明、各具风情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初步实现了从‘魅力’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建设农村’向‘经营农村’的转变。”政协委员蒋锦国一边点赞一边建议,政府部门在推进乡村振兴时,要注重产业植入,坚持产业为本,把当地资源与生态、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引进新项目、新业态,让义乌乡村旅游产品更多样、乡村业态更丰富。同时串联带动沿线村庄的美丽乡村创建,每条精品线都达到3A级旅游景区标准,把10条精品线打造成风景线、产业线、致富线。
让农村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乡村更绿、农民更富、乡土味更浓,是义乌进一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和使命。讨论时,政协委员们纷纷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迅速行动,让美景变景区,让美丽乡村真正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就如何“彰显乡村大特质,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政协委员吴祝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可以借鉴德国乡村的做法,让大片田野沃土围绕村庄,村庄内房子做到错落有致,庭院小巧精致,尽量做到简朴、自然、乡土、和谐;二要特别重视地域特色、乡土气质、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充分挖掘乡村特有元素,强化村庄特色风貌引导,避免“千村一面”式的改造,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增强乡村吸引力;三是要加大农村历史(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力度,特别是挖掘乡村手工业、传统建筑与文化等资源,打造与众不同的乡村气质;四是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特色门窗、个性立面、色彩搭配、建筑材质等,彰显的是泥瓦匠、木匠、石匠们这些乡村实用人才的工匠精神,而他们正是乡村特质的保护者、传承者。
吴祝华认为,农村环境优美、生产生活便利,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农民愿意留在乡村、振兴乡村的重要考量。在讨论中,吴祝华和其他政协委员还重点关注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认为义乌深入开展的五水共治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悠闲、恬静、和美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