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19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张静恬)“蝴蝶翩翩河边飞,草木清风也醉人。山伯本是一介布衣,庸碌却难慰平生……”日前,在大陈镇大陈小学的越剧课堂上,身穿古装绸长衫的戏曲老师陈玲碧以精湛的表演将越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得讲台下的学生纷纷跟唱。稚嫩童声在传统越剧的抑扬顿挫中飞扬,令人沉浸其间。
从“知戏”“赏戏”到“唱戏”“爱戏”,自去年9月大陈小学启动“戏曲进课堂”活动以来,每周10节越剧课不仅令越来越多学生受到传统戏曲文化的熏陶,感受到越剧艺术韵味醇厚的魅力,也丰富了山区小学的课堂实践活动,掀起了一股校园戏曲热潮。
“你们眼中的越剧是什么?”“越剧是用唱歌的方式讲传统故事。”“越剧是漂亮的戏服。”每周固定的越剧大课堂上,关于越剧的问题都能引来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回答和充满兴趣的专注眼神。戏曲老师陈玲碧从越剧的基本知识开始绘声绘色讲起,通过越剧服饰、形体示范等展示,以戏曲展演、戏曲交流互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越剧的构成和基本特征,感受越剧独有的文化魅力,把孩子们带入瑰丽的传统文化世界。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在方寸舞台上演绎人生百态,这便是戏曲的魅力。自古以来,看戏、听戏、唱戏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如今婀娜多姿、风流潇洒的越剧艺术之美,绽放在大陈小学的课堂内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撒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戏曲行里有一句话,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台大戏的精彩呈现靠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基本功训练。”陈玲碧说,同样在越剧的课堂教学中,扎实练好孩子们的基本身段和唱腔,也是核心的教育内容。希望能通过戏曲的点滴教育,树立起学生刻苦努力的价值观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
今年56岁的陈玲碧是大陈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虽然即将退休,但她仍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自己所能,促进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魅力,激发传统戏曲复兴活力,推动戏曲的保护与传承。“退休后,如果学校还有戏曲授课的要求,我一定义不容辞。”谈及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和越剧艺术,她颇为激动。
17岁时,还在读高中的陈玲碧,在一台老旧的收音机里第一次听到了越剧优美的唱腔。随着磁带的旋转,美妙的声音源源不断播放而出,令她如痴如醉,并魂牵梦绕了大半辈子。作为一个越剧爱好者和表演者,这些年来,陈玲碧和她的同伴们几乎走遍义乌每一个乡村,把一台台精彩的越剧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唱响了乡村的文化之夜。而到了耳顺之年,她选择将越剧带回课堂,带到孩子们身边,践行将艺术回归初心的心愿。
据介绍,越剧是我国第二大戏曲剧种,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又有第二国剧之称。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精髓。长于抒情的越剧,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大陈位于义乌最北边,与浦江、诸暨接壤,受这些地方的文化影响,越剧氛围浓厚。先天的文化条件,对于越剧进课堂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陈玲碧说,虽然大陈小学开展戏曲教学的时间还不长,但在各位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了解并喜欢上这门古老的艺术,并渴望得到进一步更专业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