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27日讯(实习生 郑菁雯 编辑 刘蓉)四月是花儿吐艳、柳枝婀娜,外出春游的美好季节,但同时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一不小心,手足口病、麻疹、肺结核、蜱虫咬伤、花粉过敏等疾病会让你心情“不美丽”。
预防风疹,加强防范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是轻微的全身症状及上呼吸道炎症、低热、枕部淋巴结肿大、特殊斑丘疹,其高发期为3-5月份。风疹对于孕妇的伤害尤其大,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严重时会导致新生儿及婴幼儿死亡。
预防风疹,生活中要做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均衡营养、坚持运动增强免疫力;风疹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和人多拥挤的地方;日常应注意房间卫生,并保持空气流通等。
如发现风疹病人,应居家隔离至出疹后14天。孕妇在妊娠3个月内应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对儿童及易感育龄妇女,可接种麻风疫苗或麻腮风疫苗。
“家有儿女”,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及时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EV71属于二类疫苗,6月龄以上、5岁以下适龄儿童家长可以到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或咨询。
生活中家长们要注意:让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嘴和手经常接触的奶瓶、奶嘴等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消毒,儿童活动场所要保持通风换气;不与患病儿童玩耍和密切接触。若宝宝确诊为手足口病,且在上幼儿园,要及时告知所在幼儿园或托儿所,及时消毒、处理。无论孩子恢复快慢,都要隔离2周,才能返园。
野外郊游,谨防蜱虫叮咬
蜱虫又名草爬子,种类繁多,常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蜱虫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但蜱虫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4月-10月是蜱虫活动高峰期,市民在郊游爬山等户外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穿长袖长裤,不穿凉鞋,避免漏出皮肤。穿浅色衣服和光滑衣物便于查找和减少蜱虫粘附,尽量避免在低矮灌木丛处逗留。
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不可强行拔除,也不能将其捏碎,可能会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里,造成更大的伤害,建议前往医院处理。取出虫体后,观察身体状况2周,若出现发热、腹泻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蜱虫叮咬史。
关注学生健康,做好学校肺结核防控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年散发。每年的春夏季尤其4月份是发病高峰,因此要特别防范在学校中发生学生肺结核聚集性感染事件。
预防肺结核,要养成好习惯:注意室内卫生,勤开窗通风;保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勤加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手帕、纸巾或手肘部位遮掩口鼻。
如患肺结核,按医生要求规范全程治疗,肺结核治疗全程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春季赏花花粉过敏要担心
四月,百花盛开,各种花粉也随之四处飘荡。而花粉恰恰是过敏性疾病重要的过敏原。
对春季花粉过敏或在春天有哮喘或其他过敏症状的患者,应注意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有明确运动诱发哮喘的患者,尽量减少去植物较多的环境,必须出行时一定要记得戴口罩。
对于既往已有春季发作哮喘病史的患者,应提前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疗建议和采取预防性用药措施,加强个人健康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