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前洪小学的小小解说员,向前来瞻仰的人们介绍烈士的生平事迹。 记者 杨霄 摄
昨天上午,由义乌市文联古今文学研究院发起,义乌市委党史办、义乌市教育局等部门参与的“清明节·祭奠烈士英灵”活动在义乌前洪烈士纪念馆举行。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少先队员代表、文学工作者代表、各部门代表等手捧花篮,向烈士塑像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一个村出了6名烈士
1920年3月,前洪人吴溶沧在北京大学发起组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11月17日,李大钊在北京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吴溶沧为19个发起者之一。1922年,吴溶沧担任中共济南支部代书记、书记,次年任中央特派员、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书记。他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有特殊贡献的人。
1926年,前洪村成立了义乌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1928年10月,中共义乌县委成立后,县委驻地就在前洪村,当年前洪村共有14名地下党员。其中,中共义乌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吴溶品的事迹格外引人注目。前洪村党支部成立后,吴溶品任支部书记,后当选义乌县县委委员,1928年12月任义乌县县委书记。1930年10月初,在金华县东乡返回义乌县北乡途中,吴溶品被捕,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
据了解,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前洪村均涌现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其中,有6人被编入省民政厅汇编的《烈士英名录》,他们分别是:吴溶泗(1928年参加革命,中共义乌县委委员,1930年8月于义乌湖清门运动场牺牲)、吴溶品(1927年参加革命,中共义乌县委委员,金、义、永中心县委书记,1930年10月14日于稠城镇牺牲)、吴洵肥(1937年9月于上海抗日阵亡)、吴洵浪(1949年参加革命,志愿军某部战士,1951年6月于朝鲜牺牲)、吴溶均(1951年参加革命,解放军某部战士,1952年6月于象山石浦牺牲)、吴新洁(1975年参加革命,解放军某部班长,1980年8月于上海牺牲)。
2017年3月,义乌市委党史办确定前洪村是义乌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义乌农民革命运动的起源地、义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中共义乌第一个县委所在地,正式批准“前洪吴氏宗祠、吴溶品故居、县委交通联络站”3个革命遗址。
“前洪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朴实,850多年的雾雨桑田沉淀出一个在义乌文化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吴氏古村落。”据前洪村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前洪村有村民3600余人,有23个姓氏,其中吴姓有3000多人。
历史不容忘记,精神重在传承
“腥风血雨的时代虽然渐行渐远,但那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应该消失。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前洪小学校长向在场的400余名师生讲解烈士英雄事迹后,义乌市文联古今文学研究院院长徐敢发表了充满激情与信念的精彩演讲。
徐敢认为,前洪村是一片红色土地,当地不仅有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还有不少革命后代传承着先烈遗志。义乌市文联古今文学研究院组织广大文学工作者,并联合多部门在前洪村开展清明节祭奠烈士英灵活动,对前洪小学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远。今后,将组织更多的作家、文学工作者来前洪村开展文学采风活动,让更多人在追忆红色记忆及探索文学之路的活动中提升责任感、光荣感。
义乌市前洪红色记忆陈列馆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前洪村将进一步充实陈列馆展出内容,不断创新和丰富宣传渠道,让陈列馆发挥更大作用。
据介绍,前洪红色记忆陈列馆是去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陈列馆占地2149平方米,场馆面积398平方米,馆藏文物100多件,展示现代革命文物300多件,涵盖名人手稿、书信、文集、旧书籍、图片、证书、奖章等珍贵藏品。陈列馆内设中共义乌县委旧址陈列馆、前洪农民运动讲习所、吴溶品故居、县委交通联络站、投影室等6个场馆。中国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司法工作奠基者谢觉哉的夫人王定国为陈列馆题词“再创辉煌”;著名画家吴山明题词“英名永在、浩气常存”并题写馆名;省政协文史委主任潘海生题字“中共义乌县委旧址”。
“开馆当天就吸引了成群结队的村民、老兵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贵宾。”陈列馆工作人员吴洵智说,知往鉴今,以启未来,富藏奉献精神和红色文化的前洪村正走在行稳致远的路上,前洪红色记忆陈列馆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