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两个多月马不停蹄的送戏下乡连轴转,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演职人员终于可以好好地喘口气。每天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奔波于山野乡间,辗转于舞台前后,是今年该中心送戏下乡的真实状态。据统计,自今年农历春节期间至4月14日,市婺剧团连续送戏下乡两个多月,共完成送戏下乡演出109场,受众约8万人次,创近10年来历史之最。
市委市政府把“举办文化惠民展演3000场以上”列入2019年度义乌市十大民生实事。市文旅局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婺剧下乡便是“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作为基层文化传播的重要助推器,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咬紧服务基层百姓方向不动摇。
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送戏下乡演出阵容强大,名家挂帅、优秀青年演员轮番登台。与往年一样,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全部参加下乡演出,每天带妆10小时。不管主角、配角,只要老百姓需要什么,就演什么。婺小班的优秀青年演员也开始崭露头角,分别在演出中有了各自独立担纲主演的剧目,逐渐受到观众的追捧。
两个多月的高强度演出节奏,他们已记不清穿行白天黑夜的演出里程有多少,马不停蹄的演出频率有多少;他们只记得远山如黛风光旖旎有时,大雨滂沱前路茫茫有时,但每一次到达,老百姓的关切、注目、掌声和期盼,都让他们心生美意。
演出期间,连续的阴雨天气让演职员的身体状况受到严峻考验。气温偏低,但整个正月的演出大都在四面通风的农村简易舞台上进行。他们身着单薄的戏服,冻疼耳朵、冻裂双手成了“家常便饭”,全团有一半多演职员患感冒发烧。主要艺术骨干花脸梅雪因感冒咳嗽嗓子哑了,为了不影响演出,连续几个晚上十点多演出结束后前往医院挂吊瓶。
更有几位演员,因戏中技巧动作在演出中受伤了,但是因剧团工作的特殊性,受伤的演员都本着“轻伤不下场”的精神,继续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好演出任务。老生徐华,一个飞跪动作导致膝盖受伤,为了不影响演出进度,坚持带伤演出,不喊苦不喊痛;50多岁的国家一级演员张国标老师,在脚受伤的情况下坚持咬牙在戏中做翻城墙的高难度动作;武功演员邢海洋演出中拉伤了脚筋,依然忍痛演完全场;国家一级演员楼巧珠老师在担任舞台监督时,由于疲劳过度突然晕倒,只是停了晚上的演出,第二天仍然坚持上台。
受领任务不讲条件,完成工作不打折扣,面对困难不皱眉,咬牙坚持不掉队,小病坚持表演,轻伤不下火线……这是全体演职员身上共有的特质。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特质传承,培养造就了一批批声艺俱佳、文武超群的优秀戏曲演员。虽然困难多、任务重,党员带头,主演引领,整支演出队伍始终齐心协力。
“这是一支身经百战的队伍,又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大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接得了任务,抗得住压力,在婺剧传承、传播、发展的一线道路上,始终身体力行奋斗着。”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金伟忠坦言,他们将继续坚持扎根本土服务基层,创排打造优秀剧目,将艺术精品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