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龚书弘 正文

观察|今年1—8月人口净流入4.8万 义乌缘何如此“诱人”?

发布时间: 2019-09-18 19:13:44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龚书弘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9月18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何冬圆)9月13日召开的世界义乌人大会上,传递出一组可喜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义乌实现GDP 620.6亿、进出口总额1640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6亿元,增速均超全省平均水准;目前,全市总人口230万人,创历史新高;安全生产事故数和火灾数分别下降30%和41%;信访积案化解率80%,7个镇街实现积案清零……

世界义乌人大会现场

  这些数据背后,是义乌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是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更是城市感召力的生动体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人口数据的增长,则是义乌城市“粘性”的外在表现。

  根据义乌公安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义乌全市新增人口达到了6.1万之多,其中有4.8万人为“净流入人口”。作为县级市的义乌,缘何如此“诱人”?对此,中国义乌网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查,揭秘义乌近年人口快速增长背后的原因。

  义乌今年前8月人口新增6.1万

  其中人才增长超1万

  据统计,义乌2014年前后全市总人口数较为稳定,在208万上下,但从2016年起呈现了明显上升,连续两年增长量超过10万,2018年底更是达到了224.8万,创历史新高,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的增长。

  人口流入对于城市来说十分重要,它能提升一个城市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城市活力,促进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而带来消费需求和就业需求。数据显示,2015年,义乌的流动人口数为125.1万,但截至今年8月20日,该数据已达到了147.8万,连续2年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的6.1万人中,除去户籍人口新增的1.3万外,有4.8万人为“净流入人口”,充分表明了义乌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从人口结构上分析,2014年前后,义乌18至59周岁的人口数量在166.2万左右,而到了2018年底,该年龄段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78.3万,今年上半年新增的人口也主要是这一年龄段的。

  另外,从人口增长的分布上来看,记者注意到,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了北苑、苏溪、佛堂等镇街,年增长人数均在1万以上。其中,北苑、苏溪尤为明显,北苑街道2018年的人口较3年前净增长了4.3万,而苏溪则增长了4.2万,佛堂也有1.9万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8月,义乌新增的6.1万人中,人才增长数量超过1万,使得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了26.8万,博士、硕士和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才达35124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则达到了4982人。另据统计,近年来义乌流动人口的学历也在逐渐提升,2018年底全市大专以上的流动人口较4年前翻了近一番,达到15.5万余人,首次突破流动人口总量的10%,今年上半年又新增了近1万人。

  好项目提供好平台

  好政策留下好人才

  深入来看,义乌“人口细胞”的活跃,更像是“组织器官”的进一步成熟。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选择义乌、留在义乌?用刚刚在义乌创办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博士张页的话来说,义乌对于人才发展来说,有平台、有政策、有温度。

  瑞丰光电从台湾引进的一名高层次人才,早年在某集团全球研发中心任职。2017年,他打算创业,在全国率先开展光电法粪便潜血传感的研究。“我接洽了几个地方,相比之下义乌的政策、环境都非常诱人。”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将公司落地义乌之初,只能暂时借用朋友的办公场地,当时义乌相关部门注意到此事后,立即着手为他在科创园内安排了一处办公场地,并很快完成了电力、供水、贷款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

  经过1年多的发展,企业已经初具规模,相关产品有望在2020年进入市场。“我经常跟我的师兄弟说,义乌尽管没有北上广深发达,但绝对是‘潜力股’,是优质高效的发展地区,后来我另一位博士朋友也心动了,现在已经着手在筹办落地义乌的项目。”他告诉记者,今后两年,产品入市后公司将逐渐成熟,届时将会把远在海峡彼岸的家人都接到义乌。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人才强市’战略不动摇,全力将义乌打造成为人才集聚的新高地。”义乌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负责人说,平台和项目是引才聚才的关键,近年来,义乌打造了千亿级特色小镇等8个平台,仅华灿光电、爱旭太阳能等4个新上人才项目就拉动全市规上产值增长10.9个百分点。同时,以大学、研究院所、产业园为重点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双江湖科教园区,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国科大“一带一路”学院等高端院校相继落地,为人才孵化提供保障。

近年来,义乌正在努力实现产能提升、产业转型。

  发展靠动能,动能靠项目,项目靠人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的谋划、招商、建设,以重大项目推动工业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能级提升。2016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2017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2018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今年签约项目累计41个,总投资超1100亿元。

  好项目提供好平台,好政策留住好人才。这些年,义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招才政策不逊于一线城市,制定出台了涵盖六大方面20条人才新政,覆盖广度、力度均创新高,单项资助额最高达5000万元。“人才引得来,还得留得住,处理服务好人才在义的‘关键小事’显得尤为重要。”市人社局副局长朱德友说,新政出台后实现了“双千”,即为1344名人才发放住房补助5.08亿元和为1740名人才子女安排入学公办学校。

  义乌作为全国首个具有为外国人签发签证和居留许可权限的县级市,与获得补助不同的是,去年8月,由华盟电气引进一名美籍高层次人才收获的正是义乌首张五年期外国人居留许可。“我在义乌从事物联网芯片开发,研发周期长,市政府所做的这份努力,把我‘留下’,无疑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他说。

义乌为一批外国人发放5年期居留许可

  据悉,仅2018年,义乌就举办了百场人才创业主题沙龙;212名院士专家成行义乌,促成合作项目135个、解决技术难题148个;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10个,其中国家级1个。

  不难预见,义乌俨然正在成为一个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聚居地。

仅2018年,义乌就举办了百场人才创业主题沙龙

  “回到义乌”还是“留在义乌”?

  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成为留人“磁石”

  部分难以从整体中割离,就如义乌“人口细胞”的蓬勃生机,离不开整体的健康、飞速发展。

  “我选择回到义乌,放弃了上海的校招,不仅是因为它是我的故乡,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义乌的发展机会不比大城市少。”杨少辉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2017年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便入职了一家企业从事经管工作,不过去年他选择回到义乌创业,“义乌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加上(义乌)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大,我作为年轻人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相比之下,大学便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叶永伟,创业之路“起步得早”。叶永伟在校园内有个知名度很高的外号叫“拖鞋大王”,大二开始,他便在淘宝上卖拖鞋,很快就成了校园里的“百万富翁”,之后转型给梦娜等义乌本土品牌开设天猫旗舰店,还获得了斐济国礼级别的化妆品purefiji的全网销售权,受到斐济驻华大使接见,实现了从“拖鞋大王”到“中斐使者”的蜕变。“毕业后,我就担任了学校创业指导老师,今后的工作重心将在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上。”叶永伟说。

  “回到义乌”或者是“留在义乌”?背后是这座飞速发展中的城市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政策扶持等方方面面所做的不竭努力。

义乌警方全力护航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义乌之所以有这样巨大的变化,归根到底在人,在人的作风和精神。而作风,恰恰是人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大会上,义乌发出作风建设动员令,向每一位义乌人提出“干部干事不受礼群众办事不求人”的郑重承诺。

  承诺背后,是刀口向内为每一位义乌人带去真实的便利。去年8月,义乌在全国率先建成“无证明城市”,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累计削减行政权力事项411项,减少群众办事110万件,削减办事材料64%,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削减59%,全面深入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为此,义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还被授予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在京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今年5月,义乌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0万大关,平均每两个人里,就诞生一个创业者;每天,有超过150万个跨境包裹由义乌发往欧美等127个国家和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随着‘一带一路’推进,义乌对外商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今年外商投资主体有望突破8000户。截至7月份,外资主体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投资来源遍及全球120余个国家。”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吴朝晖说。

  近三年来,义乌对教育投入达77.4亿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逐年提高, 2018年扩建中小学45所、幼儿园46所,树人中学等9所学校建成投用,让人才得以“安家”;医疗方面,不断深化浙大高水平医联体建设,投用新妇幼保健院、儿童福利院等,让人才得以“安身”;食品安全方面,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市,建成省放心农贸市场5家、省三星以上文明规范市场9家,让人才得以“安心”;社会治理方面,全市475个村居(社区)实现零发案或降发案,占全市61.6%,两抢案件33起全破,实现平安义乌“十一连创”,让人才收获“安全”。

儿童公园项目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义乌的生态环境也正在持续向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到了91%,在全省的排名前移了8位,“两山理论”的红利正在义乌不断显现。

  可以说,人口增长为城市发展带来机遇,特别是高素质产业人才的引进和集聚,可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的发展。而眼下,“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人口6.1万的增长只是一个“逗号”,唯有进一步招才、引才、育才、用才,让人才成为义乌国贸改革进程中的不竭动力,推动义乌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才能早日高水平高质量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