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义乌:一村一庄皆美景 美丽乡村入画来

发布时间: 2019-09-27 08:00:29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谭祉潇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星级和美乡村上新塘

  中国义乌网9月27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谭祉潇)一幢幢农舍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块块农业标准地排列有序,一张张笑脸质朴幸福,一场场文体活动笑声不断……走进义乌的乡村,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画卷,正应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在这片大地上铺展开来。

  多年来,义乌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农业“标准地”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众创乡村,推动农民增收……全市乡村从“环境美”迈向了“发展美”,从“形态美”迈向了“制度美”,从“风景美”迈向了“风尚美”。

  改革创新注入发展新动力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法宝。义乌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在着力做好“土地这篇文章”上落脚发力,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率先启动农业“标准地”改革,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集聚动力、创造活力。

  2015年3月,义乌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承担宅基地改革任务;2016年9月,国土资源部又部署我市统筹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两项改革。改革至今,三项试点工作均走在了全国33个试点地区的前列: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农户资格权概念并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被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理论研究上,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律制度研究,填补了宅基地“三权分置”法理研究领域的空白……

  以稠江街道下沿塘村城乡新社区高层公寓集聚建设为例,该村共有农户316户、803人,全村大部分农户从事经商和打工,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且未征用土地仅剩90余亩。该村于2014年7月启动了新社区集聚项目,全村农户报名参加率超过90%,目前农户原有旧房已基本腾空拆除,安置项目“香溪印象”820套高层高寓已分房到户,绝大多数农户已入住新房;不远处,总占地面积近100亩的产业用房也已完工,村民们将集体拥有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长远生计有了保障。改革试点4年以来,义乌共实现节地7208亩,村级组织共获益75.06亿元,农民每年获得的财产性租金收益超过40亿元。红利还在源源不断产生———据测算,义乌有宅基地20余万宗,按平均每宗贷款50万元计算,理论上可盘活资产在1000亿元以上。“人、钱、地”的问题逐一破解,正极大刺激农村投资。

  现代农业发展,低散乱格局是避不开的现状和难题。今年3月21日,义乌发文出台了《义乌市农业“标准地”控制箱指标和管理操作流程(试行)》,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何为“标准地”?《流程》给出了明确定义:即全市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和现代农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满足相关控制性指标要求,在土地流转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进项目发展现代农业的耕地。4月4日,首批3个农业“标准地”项目在佛堂和大陈镇签约,总投资超2500万元,建成后土地亩均产值可提高10%~20%,带动农户200家以上,标志着义乌农业“标准地”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佛堂镇平望村老楼的2亩地以前种着蔬菜、甘蔗、稻米,年收入大概2万元左右。如今,义乌市健源水稻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地”项目落户平望,老楼的地里全部种上优质稻米,每月5000元田间管理费,加上每亩800元年租,年收预计至少涨3倍。协议还承诺,每100亩地村集体能得到10000元年终收益,当中也有老楼的一份。

  据悉,当前义乌农业“标准地”改革全域展开、快速推进、成效初显,已新增农业“标准地”项目27个,面积11791亩,完成存量认定农业“标准地”项目177个,面积46623万亩,累计投资4.03亿元。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增强了带动“三农”效益,提升了农业产业质量,优化了企业办事体验,推动了农业招商引资。

  产业兴旺填满农民“钱袋子”

  春风劲吹,万物生长。2017年以来,义乌把农业招商作为和美乡村产业植入的重要抓手,把精品线招商作为农业招商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土地资源、农业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全力发展美丽产业升级版,引进了正大中央厨房、森山健康小镇、蓝城桃李春风小镇、浙八味、花间乐园、布谷鸟等一大批投资超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望道信仰”“德胜古韵”“至美大陈”等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成效初显。

  “今天晚饭又有20个客人预订了我家的桌菜!”陈光森家就在陈望道故居对面,夫妇俩一大早便开始张罗着洗菜切肉,在自家开的农家小炒店忙得不亦乐乎。分水塘旅游从风景变“钱景”,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分水塘村支书陈群说:“以前也有旅客慕名来找陈望道故居,但别说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村里连停车场、餐馆等基本接待设施都欠缺,很难留住客人。”然而现在,进村的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坑洼的村道变成了老石板路,破败不堪的古街,也被修缮一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在分水塘村的带动下,城西街道挖掘整合“望道信仰”精品旅游线沿线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引进培育何斯路“百工百坊”、七一大师文创园等产业特色项目,大力发展酒店民宿、餐饮美食、乡村旅游产业。去年,“望道信仰”精品旅游线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到了好“钱景”。

  岭脚,义北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全村不足250户,背靠香山岭,村旁有一座岭脚水库。尽管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但由于之前没有合理规划、有效开发,游客罕至。今年“五一”期间,17万株月季花在岭脚村盛放,让这个小村庄成了热门“网红打卡地”,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赏花游玩。岭脚村“月季花海”、大傅宅村“森林绿道”、曹村“花间乐园”……随着众多的农业项目落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据悉,今年清明假期,曹村的日最高峰客流达到12万人次。其间,有村民卖矿泉水一天就收入1000多元,下傅宅村有位大妈光卖黄瓜一天就入账6000多元。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入佳境

  漫步义乌农村,可见一条条平坦洁净的水泥路环绕田野、穿越村庄,点缀其间的休闲绿地花开四季,清澈见底的河道穿村而过,菜场、村头小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布局合理……如今的义乌,美丽乡村穿点成线、连线成面,旧貌换新颜。近年来,义乌以乡村振兴为中心,强力推进星级和美乡村创建,持续深化森林城市创建。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创建一星级村114个,一星级样板村38个,三星村35个,五星试点村5个,2019年已新增创建一星村77个,力争年底前实现星级村全覆盖。

  在地处上溪镇桃花坞景区的核心村庄———上新塘,村民们都按照自己喜欢的颜色粉刷自己家的房子,粉色、蓝色、紫色,每一座房子都有自己的颜色。色彩斑斓的房屋如同七彩的调色板,为新农村点缀上了亮丽的一笔。走在佛堂镇下叶村,废旧的轮胎做成了马路牙子,五彩斑斓等待着游客的到来;村里的“僵尸车”首尾相连,组成了开往美丽乡村的“小火车”;旧房拆除后留下的废砖,砌起了村内的绿化带……

  乡村振兴,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让村民在绿水青山间增强了获得感、提升了幸福感。

  青山不语,江水依旧。眼下的义乌,美丽乡村各有特色,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变、从“区域美”向“全域美”转变,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正朝着宜居宜业的方向大步前进。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