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一组劫后余生的玻璃底片 一个百年前的义乌缩影

发布时间: 2019-09-27 10:50:30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记者 张海滨 文/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这是一组拍于1919年前后的玻璃底片。在经历17家店铺大火、日寇飞机轰炸后,这组玻璃底片随主人避难到农村,奇迹般地保留至今,直到旧村改造时才被发现。经过数码技术还原,这些玻璃底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百年前的义乌缩影。

  一张百年前的玻璃底片 引出一段时代记忆

  童晓是义乌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在绣湖里开有一家童乾阁。去年11月15日,义乌藏友吴韩杰拿来一张有题诗的玻璃照片底片请童晓鉴赏。从他口中了解到,义乌旧村改造出了一批玻璃底片,已有上百年历史。

  吴韩杰说,这批玻璃底片是他与藏友老吴在佛堂镇上一个90多岁的傅姓老大爷家的老屋楼上发现的。老大爷祖上在义乌县城朱店街经营过照相、镶牙等行当,有一个木盒放在楼上不知道多少年,里面用纸包着50多张玻璃底片,大多数是人物合影,几张风景照,其中一张风景照上还有题诗落款。

  经过数码技术还原,童晓发现有题诗落款的这张玻璃底片拍于1919年西江桥浮桥,长16.5厘米、宽12厘米、厚0.15厘米,是标准的6寸底片。复原照片中,西江桥有浮船十四五条,上铺木板,桥上有过桥者13人,或挑担,或荷锄,或赤手,岸上有一二十人,或倚门而望,或歇担待渡,众人神情安然,好像在注视着摄影者。在照片上方空白处手写了一首古诗——《西江桥佳景摄影》,题款人为“稠州锦云轩主人”,时间为“己未夏正清河月下浣(1919年农历四月下旬)”。

  以前在玻璃底片上写字,一般是在黑色显影粉上用刀划去黑色,便会出现白色的字体笔画,洗出来后显示在照片上是黑色的题字。童晓说,西江桥照片底片上题字比较特殊,是在照片上方空白处贴上纸,在纸上用墨题好字,然后冲洗出来,图片与题字便浑然一体。

  根据江东街道下傅村傅洪宪、傅小弟等老人回忆,这张西江桥照片应该是在义乌江南岸的下傅村以西的江堤上,从南往北拍摄的。桥北有浮桥厅,住着浮桥管理人员,石牌坊上有“儒林”二字,牌坊右侧上水50米外有名为“单林寺”的寺庙,庙内主供千手观音。浮桥北头有西江桥自然村,一二十户人家,一个小队。傅小弟家当年就是管理浮桥的。他说,1970年西江水泥桥造好后,第二年浮桥就拆除了。

  50多张底片再现百年前义乌人文民俗百态

  这批玻璃底片除两三张风景照片外,其它基本上都是人物照片,尺寸大小不一。题材内容有照相馆布景照,布景以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景为主,被摄者有单人、父女、夫妻、家庭等;有实地外景拍摄:盆景庭园、宗祠戏台、桥上戏剧表演等。50多张底片中有159个人物(不含风景照中的人物),男129人、女30人,其中儿童62人。

  童晓说,这批玻璃底片修复后,是收藏与研究义乌地方文化的珍贵历史资料,表现了清末民初义乌人文民俗百态,不管是民国初年女孩的“东洋髻”、男孩的“畚箕头”、还是茶几上的座钟、茶壶等摆设,都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在当年,连一方小绢都是一件时髦品。

  这批玻璃底片中有几张人物照偏了,有的脸虚了,有的人物因举止不雅又重拍了一张,一些人物脸上还手工加描过彩色……可能是照相馆开业不久,摄影师业务还不够熟练。

  这批玻璃底片中还有一张风景照,因时代久远,保存不当,左边图像已漫灭不清。童晓询问了一些老者,均无法确定具体地点。童晓说,从图片分析,照片应该是在稠城内河沿岸拍摄的。

  寻找留下宝贵玻璃底片的“傅德生”照相馆

  据记载,义乌历史上最早的照相馆是上世纪20年代初在稠城开设的龚蕴辉“鸿雪轩”。民国时期,义乌县城只有“鸿雪轩”与上世纪40年代后的“友如”“亦倩”三家照相馆,佛堂有“大同”“国光”两家。在“鸿雪轩”之后,稠城是否还开有一个叫做“锦雲轩”或者其它照相馆呢?遗憾的是,由于民国资料大部已毁于抗战时期,目前尚找不到任何有关“锦雲轩”的资料。

  童晓在佛堂文化达人陈运泉的陪同下,辗转联系到原玻璃底片的持有人——佛堂上傅村55岁的傅明寿与他91岁的父亲傅红弟(就是前文提到的傅大爷)。之后,辗转寻查到《义乌傅氏宗谱》,才解开了这个谜团。

  傅明寿的太公傅功灏(1825—1923),义邑太学生,是当时义乌县城少有的近百岁老人,先后在佛堂、稠城开药店。他的小儿子傅乾三在朱店街开了“傅德生”照相馆。照相馆规模不大,仅有门面一间,照相又兼营刻字。该店与“鸿雪轩”照相馆距离不远,但隔了一条小河。该店面曾与其它17家店铺一道被火烧过一次,复造回去后,又在1941年被日寇飞机投下的燃烧弹炸毁。1942年5月,日寇占领义乌,傅乾三携家人躲到佛堂上傅村。1945年日本投降后,傅乾三回到义乌县城刻字为生,1961年去世。

  “傅德生”照相馆仅店主一人,没有帮工,有简单的布景堂拍,但没有庭院,店主常常接单外出实景拍摄,故有西江桥等风景照片。

  傅乾三给人家照相,自己却没有照片留给子孙。傅乾三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傅红弟,今年91岁。他说,从1932年他能记事起,家里就已经不开照相馆了。也就是说,傅乾三开设“傅德生”照相馆的时间只有十来年,但在民国初年摄影尚未普及的年代,却甚为难得,尤其是留下来的这50多张玻璃底片,更是宝贵。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