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来料加工车间背后的扶贫之路 义乌福田为汶川脱贫奔康“造血”

发布时间: 2019-10-27 14:35:46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记者 章馨予 楼志明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在四川省汶川县郭家坝安置区的扶贫车间,每天都有近100名草坡区搬迁群众对着一堆衬料、纽扣、挂牌和纱线,有条不紊地忙活着。

  来料加工给汶川群众居家灵活就业创造了条件,让他们的脱贫奔康跑出加速度。

  从“闲置在家”到“朝九晚五”,从“出不了门”到“就近创业”,背后跳动着的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劲脉搏,体现出义乌和汶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带来的深刻变化。

  创新谋划:架一道“双实惠”的桥梁

  为帮助灾后重建的汶川加快脱贫奔康步伐,义乌第一时间把精准扶贫工作提上日程。在义乌,小商品加工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遭遇“用工难”“用工荒”。相比之下,数千公里外的汶川以山区地形为主,产业基础薄弱,剩余劳动力多。因病因残无法外出、平时要照看老人小孩、青壮年不舍亲眷难离故乡……大家虽然有依靠自身努力脱贫的意愿,平台和渠道却很少。

  这边“招不进来”,那边“走不出去”。东西部扶贫协作恰到好处地成了两地解决就业和劳动力需求悖论、实现合作发展互惠共赢的桥梁。

  针对汶川实际,义乌充分发挥福田街道是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所在地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需求旺盛的特点,创新性谋划“来料加工+产业培育”的方式增强汶川的造血功能。

  根据义乌市委市政府部署,福田街道对口扶贫协作的是汶川县绵虒镇。去年8月16日,两地正式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框架协议。未来10年,义乌将为汶川提供20亿元来料加工信息和货源。

  一个月后,汶川首个来料加工扶贫车间——“义乌(福田街道)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在绵虒镇高店村正式投用,首批2家企业的来料加工产品抵达后,解决该村近100人居家就业;年底,浙江鸿鑫工艺编织厂与绵虒社区妇女主任刘俊英、集镇来料加工扶贫基地负责人徐兴群达成协议,一批价值5万元的包装袋制作订单发往汶川,现已完成加工;2018年10月底,义乌市张义民进出口有限公司组织货源50万余条打底裤发往汶川,吸收800余人就业……

  灵活就业:建一个“家门口”的车间

  对于地处川西高原的汶川来说,来料加工还是个未曾触及的新领域。

  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让当地群众知晓、支持、参与来料加工,做好产业培育,在福田街道扶贫办主任、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会长周伟力看来,如果说货源组织是关键,来料加工的场地和车间建设便是基础。

  随着高店村扶贫车间的率先落地,周伟力第一时间指导该车间经纪人成立汶川绵虒禹羌人家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纪人+农户”的管理模式也在汶川全县迅速推广。截至目前,汶川10个乡镇共建设标准化扶贫车间32个,总面积8830多平米,参与工人1300多人。其中,仅绵虒镇7个车间就吸收贫困人员35人,每月可增收1000元以上。为配合扶贫车间的货源分拨,汶川还在川青甘物流园建立来料加工配送总部,在各乡镇和中心村建立分拨中心,以确保货源能及时分拨到各扶贫车间。

  在汶川县阿坝州特教学校,来料加工已成为特教学生寓教于学的劳动技能课。因照看孩子不得不留在学校陪读的30多名家长,也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就近在来料加工车间干活,月收入达千元以上。

  这一产业也得到汶川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专门出台《鼓励来料加工经纪人开展对接培训活动及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奖补方案》和《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扶持方案》,激发了全民创业干事的信心。

  七盘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苏学芳对在外务工的丈夫说,在这里干活很自由,还能顾上家里农活,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最新数据显示,汶川参与来料加工的工人已突破1000人,其中贫困户35户。

  市场运作:育一方“能造血”的产业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产业扶贫,扶贫的关键又在于长久脱贫,变“输血”为“造血”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一支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的经纪人队伍是必要前提。

  去年9月起,福田街道在汶川先后开展12批次500余人次的来料加工技能培训,选派20余名业务骨干到哈萨克斯坦侨商创办的企业跟岗学习,邀请汶川县10个乡镇街道的32名经纪人到义乌进行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并为汶川县四套班子领导400余名党政干部和全县党员电视直播开设来料加工干部大讲堂。

  有了带头人和领跑者还远远不够。着眼于培育产业的落地目标,福田街道按照“来料加工→来单加工→产业转移”三步走的模式,从提供原材料、培育经纪人和加工人队伍的来料加工起步,逐步发展成为提供样品和订单由汶川方面自行生产的来单加工,最后由汶川熟悉业务的经纪人自行兴办工厂、设计生产产品销售,同时吸引义乌劳动密集型企业到汶川投资办厂,真正实现产业转移。

  令周伟力高兴的是,这最后一步,如今已在绵虒镇郭家坝安置小区成为现实。

  2013年7月10日,受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原绵虒镇草坡片区村民全部下山搬迁安置于郭家坝小区。由于郭家坝没有土地和产业,村民无处种地、无处打工,一直是汶川脱贫致富的难点。今年5月,义乌市硕硕服装厂计划将加工业务的重心向汶川地区转移,同时,在郭家坝来料加工扶贫车间经纪人林福美的努力下,当地已经注册成立了一家独立运作公司,实现自身“造血”。

  “郭家坝的成功案例,也是我们扶贫协作的最终目的,我们希望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点面开花,想尽办法让那里的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郑亚明说。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