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瓦泥房是缸窑村制陶历史的独特建筑结晶。
布满时光痕迹的老墙。
行走在缸窑古村间,既可以一边触碰历史繁华,又可以一边享受余晖静谧。
依偎交错的巷道间,古建筑群点缀其间,打造出一方风韵独特的景致。
中国义乌网11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静恬 文/摄)义亭镇缸窑村地处义西南,距义亭镇五公里。虽无名胜,但有陶器生产自汉代以来历经千年而不衰、雕刻精细严谨大方的明清徽派古建筑群以及民俗特色浓郁的缸瓦泥房等,吸引着八方游人寻访踏足而来。
徜徉在石路古道间,端起一碗香醇的老黄酒,随着远去的岁月,叩响一座座青砖黛瓦的老屋,抚摸时光在缸瓦泥房上留下的岁月痕迹,转身间一曲优美的婺剧已悄然入梦来……如今,龙窑中的千年窑火,正将缸窑古村的发展煅得火红。
1走进缸窑 聆听千年制陶往事
淘泥、裸泥、拉坯、修坯、捺水……如今在缸窑村的制陶工坊中,这种原始的制陶工艺仍在延续。在恰到好处的揉捏旋转间,在忽明忽暗的火光闪耀中,带来人邂逅属于这所村庄的“过去”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中,缸窑古村曾世代以制陶为生,一处处清晰的古窑遗址和随处可见的陶瓷碎片述说着发生在村庄中的一段段制陶往事。因松树茂盛,地形东高西低,北宋时期缸窑村内便有人开始烧窑做缸,直至三百年前,渐成村落,取名为“缸窑村”。
从史料记载和缸窑出土的汉代陶器文物考证中,我们还可以将缸窑古村的制陶历史追溯到久远的汉代时期。无论是作为陶器生产地还是使用地,都说明缸窑古村与陶器有着上千年的相互依存历史,在漫长的碾揉、塑型、烧制中,逐渐熔铸成了村庄厚重的陶器文化。
龙窑是烧制陶器窑炉的一大载体,最早出现在商代,因多依山坡之势倾斜砌筑而成,形同卧龙,故名龙窑。从最早的“鹤窑”到北边与其相邻的“老窑”和“新窑”,再到于“鹤窑”的南面新建的“中窑”和另一“新窑”,最后加上1969年在村北郊建的长窑,鼎盛时期的缸窑村,曾先后出现过6座龙窑。
从汉代、北宋、清末民初至解放初期,在这里,龙窑的烈火曾经昼夜不停歇地燃烧。窑头烟囱冒出的火焰,游若蛟龙,伴随着鼎沸的人声、车轮滚动声,串联起了缸窑陶器文化的发展足迹,撰写一代又一代缸窑人用火与土淬炼的传奇。窑火兴旺中,周身浸润着陶土味的老工匠们,用传统的手艺,完成了从泥块到百态的塑造,在每个陶器上都留下人工的痕迹。
在20世纪六十年代,缸窑村的制陶业到了鼎盛时期,成了村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纵横交错的巷道中,几百号制陶师傅散落其间,素有“八位大缸师傅”“专做小货师傅”“看火师傅”之说,形成了互比技艺、择优拜师、争优评先的大生产格局。
“在当时,缸窑村成年男子几乎人人都会这门手艺,如今村里在世艺人尚有百名以上,这些制陶师傅都是古陶技艺最有力的继承者,亦是缸窑制陶这项非遗的宝贵传承人。”缸窑村党支部书记陈跃俊介绍道。由缸窑村生产制作的陶器,因品质精良和质量上乘,迅速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市场上占得了一席之地。
坛坛罐罐、朴素如泥,却包裹着村庄层层叠叠的希望,在古往今来中带领老百姓走向美好生活。
2行走缸窑 感受古村原始肌理
要问缸窑古村最美的时候?村民们回答,大抵是雨后初晴的时候。
趁着巷道旁叶片和花苞上的水珠还未滴落,轻轻地步入横平坚直的村巷之中。任由着细雨微风打湿的青砖灰瓦,在丝缕的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伴随着来人踏足脚步的韵律声,青石小巷中的烟雨渐渐升起,悠然爬进了深深庭院的雕花木窗。布满时光痕迹的老墙,古村中泼墨渲染似的光影印象,美丽得恍如梦境。
道道相连、巷巷贯通,从村东南西北贯穿而来的各巷道,构成了古村“田”字形路网。依偎交错的巷道间,古建筑群点缀其间,打造出一方风韵独特的景致。一边触碰历史繁华,沿着巷道穿越千年;一边享受余晖静谧,静静聆听古建筑诉说往事,在缸窑古村的时光便这么缓缓踱过。
村内的古建筑群以徽派建筑和缸瓦泥房为主,徽派古建筑群大都建于民国时期,与相邻的十四间、九间、十六间以及黄酒作坊构成环形古建筑群,粉墙黛瓦间承载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俗文化内涵。缸瓦泥房则是由酒坛、碎缸片堆砌而成,屋内用石柱搭建,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过去用于陶器作坊或居住。
“缸瓦泥房是缸窑村制陶历史的独特建筑结晶,在制陶鼎盛的时期,为了免去来回奔波,工人便开始在村内定居下来,于厂址附近就地取材,建造了由黄泥、坛子和瓦片堆砌的简易房屋,因其结构稳定,经历岁月变迁和时代更迭,依然被后人一代代相传下来。”陈跃俊介绍道,至今村内保留着的十多处缸瓦泥房,依旧保存着原始的格局和风貌。立于其前,可以细细品味古村度过的炊烟四季,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白墙黑瓦、飞檐微翘,在缸窑村内,饱经沧桑的陈氏宗祠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村舍之间,当人们缓缓推开老祠堂古朴而厚重的木门,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声响,时光深处的沧桑巨变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坐东朝西的徽派古建筑内,安放着关于村庄历史溯源、民俗风情、文明新风等方方面面的书籍和物件。对于传承村庄文脉,缸窑村民有着骨子里的使命感,追究过去的原因,与未来的究竟,由此身披五百年的雨雪风霜的古祠堂,而今又焕发新生机,摇身一变成为村文化礼堂,缸窑的千年文脉有了一个固定的传承地。
如今,同陈大宗祠一样,更多地以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布局集中在缸窑古村的西面以及北面。西面以古建筑、陈记酒酿造、婺剧演出、龙眼古井、文化礼堂、农业观光为重要历史因素,北面以陶艺开发为主要项目,整个村落呈现古老历史遗迹和现代陶艺文化相融合的良好发展状态。
3展望缸窑 一座窑的不同时代演绎
每逢假期和周末,义亭镇缸窑村“陶艺体验中心”就会迎来游客高峰期。体验式的陶艺互动模式使这里成为市民亲子游的好去处。陶艺大师创作室、陶艺产品陈列室、传统陶艺示范厅、陶艺体验厅等分设而立,重现昔日村落制陶的繁盛场景。
而与人来人往的陶艺体验中心毗邻的,便是缸窑古村内建于1969年的一座老龙窑。两年前,老龙窑复烧,重现了当年烈焰熊熊的火热景象,再现了义乌千年制陶传统烧制技艺,也揭开了千年缸窑尘封的文化历史,
千年的龙窑还能烧出些什么?因着龙窑重燃的契机,缸窑古村开始进行了新蝶变,也给出了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这些年来,古村以陶艺文化为绣花针,一路穿针引线,将村落内的古建筑、非遗文化细细密密串联在一起,悠长的村落历史得以迸发出新的光彩。
自此以后,看古村的人、玩陶泥的人……络绎不绝地光顾这里。陶坊间的工匠,依旧每日安静坐在工作台前,双眼专注地盯着渐渐成形的胚胎,给每一个来客介绍着这门传承千年的技艺。寒来暑往,仿佛只有时间,在老龙窑和工匠之间疾驰,其他都依旧守着旧时的传统样子,见证着古村从历史深处走来,再走向更远的远方。
六年前,陈跃俊来到缸窑村当了党支部书记,对于当时缸窑村的陈旧面貌,他仍旧记忆犹新。“我们想要保护和建设古村落,但第一没有资金,第二不知晓政策,第三也没有可以直接利用的场地,在当时这个美好的心愿根本找不到方向来落实。”
陈跃俊回忆,2013年下半年,通过向村民借钱,向镇里筹款,就这样东拼西凑凑齐了古村的第一笔发展基金,并立马着手开通了缸窑自己的公众号,古村开始以“梳妆打扮”后的新面貌剥开历史的尘埃走到世人眼前。
影视剧拍摄地、热门旅游地、传统教育示范地……多年的古村落建设,赋予缸窑多重文化标签。作为我市较早一批开发起来的传统村落,缸窑早已摆脱了横亘在其他诸多古村落前的桎梏和困惑,沿着一条由各个专家学者、村民干部等群策群力后而规划出的康庄大道,大踏步向前发展。那便是将整个村庄当成一个博物馆来保护发展,存在其中的每一幢建筑、每一种文化,都既保留着历史的厚重,也沾染这时代的鲜活。
行走在古村落的巷道之间,既可以在斑驳的古建中触摸历史的繁华,也可以在安静的巷尾享受余晖的静谧。听着陈跃俊讲述起传统与现代交织而成的点滴生活,着实令人向往。
在传统村落现在以及未来的规划中,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缸窑的美好样子。开春,一座座龙窑遗迹基础上打造而成陶主题公园,芬芳吐绿,游人在里面赏景、散步,犹如置身于春景图之中;而在村内已成功修复的四成古建筑中,商家、文创工作者正迎着清晨的鸟鸣开门迎客,等待着新一日的熙熙攘攘;而在早已建成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中,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徜徉在陶艺、制酒、婺剧以及各非遗项目绘就的文化海洋之中,自在学习……
在陈跃俊的眼里,产业打造和古村发展的顺利结合将带着这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村落驶上发展快车道。“现在我们在打造文化艺术村项目,分陶艺基地、写生基地、业态项目、众创等诸多部分协调发展。”他说,如今村里已和义亭镇上通过协商,制定了一系列缸窑引商的优惠政策,并结合“红糖飘香”旅游精品线,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优化发展。
比如商户入驻,店铺的租金头三年全部免费,享受优惠的前提便是保证每一家入驻的店铺必须在每年营业320天,以此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这样整个文化项目才会鲜活。“目前都已经有十几个项目准备落地了。”谈及未来的发展,陈跃俊踌躇满志,当然这些信心更多的是来源于他对这座村庄的文化认同。
时光如白驹过隙,如烟的往事衍生了缸窑古村生生不息的人文故事与民俗积淀,而这些历史故事在文化的活态传承中延续为关于一座村庄、一幢建筑、一口古井、一条老街、一门技艺的具体记忆,激活传统村落,吸引着游客去切身感知这份代代传承下来的古村落原生态文化魅力。
岁月迁徙、世事流转,全新的缸窑即将蝶变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