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一家三代经营“甜蜜事业” 立志把义乌红糖发扬光大

发布时间: 2019-11-19 10:16:20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记者 孙丹玲文/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红糖厂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来参观。

  在义乌,榨糖是传统产业,在许多义乌人心里,榨糖的场面便是关于家乡的记忆。每年收割糖蔗的榨糖时节,空气中都是那特别的香甜味道。

  据义乌县志记载,义乌种蔗制糖已有400余年历史。民国十八年(1929年),“黄培记号”红糖在西湖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

  义乌红糖是义乌著名的传统土特产,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最盛时期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义乌甘蔗种植面积6万余亩,居浙江省首位,成为当时省重点产糖区。之后,义乌的红糖产业一度萎缩。

  义亭镇是义乌红糖的主要产区,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时达1.5万多亩,红糖产量占金华1/3。在义亭镇鲍宅,有这样一户家庭,一家三代从事甜蜜的榨糖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鲍荣新:榨糖时节堪比过年

  鲍荣新是义亭镇鲍宅人,今年91岁。“小时候村里榨糖,比现在过年还热闹。”鲍荣新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村里每年都要榨糖。当时有东南西北4个榨糖厂,家家户户都种糖梗。

  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村民们榨糖汁需用牛拉,“当时牛榨糖汁都已经习惯了,根本不用鞭打,牛就能拉。”鲍荣新说, “当时一家榨糖厂有7个锅,一开锅大家就涌了过来,热气腾腾的,可热闹了!”

  当时的红糖产品也非常单一,只有碎碎的红糖和糖勾。鲍荣新说,当时的红糖质量不算很好,但依旧是村民们的最爱。

  当时,鲍荣新家里有六口人,家里每年都种六七亩糖梗,这在当时的家庭中,数量也算多的。六七亩糖梗可以榨出三四千公斤糖,自家吃不完就拿到金华、龙游等地去沿街叫卖,价格在几角到一元钱之间。

  “以前的糖梗含糖量没有现在的高,很矮小,用的肥料也没有现在的好,现在的糖梗又高又大,含糖量也高。”鲍荣新回忆,拔糖梗、劈糖梗叶这些累活基本都是家里人干。当时村里榨糖,一家榨糖,其他的家庭会相互帮忙。

  提起当年的榨糖,鲍荣新依旧忘不了那时的兴奋劲。“那时候一到榨糖季,整个村都特忙,比过年还要忙。榨糖对大家来说是最开心的时候,糖香飘满整个村庄,让人直流口水。”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们渐渐用机器榨糖。多年来,榨糖一直是农户们孜孜不倦经营的产业。

  鲍小宝接待前来购买红糖的顾客。

  鲍小宝:创办义乌第一家民营红糖厂,成为该行业的“老大哥”

  上世纪90年代,鲍宅村榨糖的农户大幅减少,义亭镇的红糖产量也很低。直到2005年当地政府出台扶持红糖产业的相关政策,这个传统产业才开始复苏。

  作为金华地区第一家拥有红糖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由鲍荣新的儿子鲍小宝经营的小宝红糖厂从2005年开始生产红糖,其生产的红糖麻花等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

  在做红糖生意前,鲍小宝做其他生意已有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都不怎么成功”。

  直到有一天,朋友聊天时说到家乡的红糖产业很有前景,鼓励他去发展,鲍小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2007年3月,占地8亩的红糖厂建成了。作为义乌第一家民营红糖加工企业,他们生产的麻糖、生姜糖、红糖姜汤等三类产品是义乌最早拿到QS认证的红糖系列产品。他们在江西和兰溪建立了600多亩的糖梗种植基地,保证了原料充足,只是到了旺季,日产3吨的量还是供不应求。

  “刚开始办红糖厂还是比较辛苦的,后来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前来走访,帮忙引进了一批新产品,红糖厂的境况才好起来。”鲍小宝说,当时办厂也是抱着试一试的闯荡心态,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每年10月20日左右,小宝红糖厂就会开工。

  鲍小宝介绍,在生产工艺方面,红糖至少要经过4道工序,这样榨出的红糖在卫生方面就有了保障。“我的产品已获‘金华市著名商标’称号,我会珍惜这个称号,保证红糖产品的品质,让大家吃上正宗的义乌红糖。”

  2008年,鲍小宝赴外地考察,还花5万元钱“挖”来了一位红糖师傅。红糖师傅给小宝红糖厂带来了产品上的创新,开发了生姜糖、麻糖、花生糖、核桃糖等,也带动了周围一些红糖厂的产品拓展。鲍小宝还注册了“昊田”商标,领了卫生许可证并通过QS认证。

  2010年,义乌的红糖厂遍地开花,红糖价格走低。“这几年人工成本飞涨,红糖价格变化不大,利润又较以往有所下降。今年的红糖价格是40元一公斤,比去年稍高,但是涨不过人工成本。”鲍小宝说,尽管经营红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热爱这份独特的事业,总是想方设法在开发新品、新市场上做足文章,在口感、品质方面不断提升。

  去年,鲍小宝研发了几款红糖姜茶,同时推出了红糖月饼,今年又推出糯米、小米等做的几种麻糖。

  义乌红糖已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不过鲍小宝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近年来,他的代理商日益增多,接下来,他还将在红糖产品包装方面作出改进。

  鲍昊楠:让传统红糖搭上电商快车,方便外地客商购买

  作为红糖厂老板的后代,鲍小宝的儿子鲍昊楠选择让自家红糖搭上电商快车。在淘宝上用“小宝红糖”这个品牌,把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时下正是红糖销售旺季。记者见到鲍昊楠时,他正与电商运营团队忙碌地打包。鲍昊楠说,他们的产品都是现做现发,每天都要从上午9点忙到晚上9点左右。

  目前,鲍昊楠和父亲分工负责线上和线下,不过老顾客还是线下的多。产品除了糖勾外,还有红糖麻花、生姜糖等均在网上有售。不过鲍昊楠表示,若条件允许,还是来厂里购买比较好。“因为在现场,能够参观榨红糖的过程,闻闻红糖的香气,尝尝热乎乎的红糖产品,还能享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是一种美妙的体验。”鲍昊楠说,很多人会大老远跑来厂里参观、买红糖,尤其在节假日,许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前来。

  每年10月份起开始榨糖,鲍昊楠却从中秋就开始忙碌了——卖月饼。他们的月饼是在老义亭月饼的基础上用红糖做馅,如义亭月饼中有白糖芝麻馅的,他们使用红糖芝麻馅,价格比白糖的稍贵。“月饼的线下销量还不错,但线上没那么理想,毕竟义亭月饼的知名度有限,本地人会比较青睐。”

  卖了4年红糖,鲍昊楠觉得,父亲每年会在产品类别上创新,但最受客户认可并青睐的,依然还是红糖与红糖麻花。

  “说实话,在网上卖这样的土特产,生意并不好做,做电商主要为了照顾外地买不到红糖的客户。”鲍昊楠说,网上购买的客商大多来自江浙沪、安徽等地。关于网上的定价,也只是在本地红糖价格的基础上增加了运费。

  【记者手记】三代人的努力,终成“甜蜜事业”

  红糖是“义乌三宝”之一,尝过红糖产品的人,都忘不了那甜蜜的滋味。

  70年前,义乌榨糖的场面堪比过年,虽然红糖产品单一,种糖梗、榨糖很辛苦,却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节。这些记忆,扎根于许多义乌人的心中。

  从鲍小宝经营红糖厂起,记者就见证了“小宝红糖”的发展。从起初的迟疑、努力,到红糖销量下滑,再到信心满满,鲍小宝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将红糖产品销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把红糖产业发扬光大,是鲍小宝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他不断开发红糖系列新品,不断提升红糖的口感、品质,成为该行业的“老大哥”。

  鲍小宝也把自己的儿子“引”到该行业中来,父子携手,共同经营红糖事业。让我们祝福他们,把红糖事业越做越好!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