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选择生命最为诗意的归宿 义乌生态葬接受度逐年提升

发布时间: 2019-11-26 09:04:1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1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世界上最美的葬礼,是极尽哀荣的盛大排场,还是触动心灵的生命礼赞?在义乌,有这样一群人,面对生命的流逝,他们选择了一种最为诗意的归宿,通过不起坟冢、不立碑碣、“不占寸土”的生态葬式,永恒地回归自然,绿树、鲜花将成为他们最美的安息之所。

  11月22日—23日,我市在上溪安山公墓、义亭公墓、佛堂望月山公园举行第16次集体生态葬,138位逝者回归自然,以另一种方式开始了生命的延续。

  用诗意告别,缅怀生态葬逝者

  “外公,一路走好。”“愿天堂无病无灾”……11月23日中午,逝者家属在市殡仪馆万古厅门前的追思寄语墙上,写下对逝者的思念与祝福。“书写寄语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用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表达对先祖、先贤的思念之情。

  当天下午1:30,一场庄重肃穆的生态葬仪式在市殡仪馆举行。在现场庄严肃穆的音乐声中,礼仪师带领逝者家属及志愿者举行一系列庄重仪式,他们神情肃穆、步伐坚定,满怀最真挚的尊敬之情,为逝者送上隆重的告别仪式。

  随后,在殡葬礼仪队的引导下,家属们手持鲜花,缓步跟随,于佛堂望月山公园为81位逝者举行了集体安葬仪式。伴随着舒缓的音乐,礼仪师将骨灰盒缓缓放入树葬区穴位中,轻轻撒满花瓣,深深三鞠躬为逝者送上最后的礼遇。礼尽哀毕,家属代表们将一朵朵鲜花敬献于“常青树”旁。生命在一场没有烟火的优雅告别礼中回归自然,与“常青树”相伴,与大地花草共眠。

  离世的他们,让人心存敬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语,出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位老人为追忆过世的妻子所写的,里面藏着满满的深情与爱。在现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起一个颇为深情的故事。

  “今年3月中旬,老人妻子病逝后,骨灰一直安放在殡仪馆骨灰存放堂,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老人都会过来看看自己的妻子,陪她说说话。”市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曾决意要把妻子的骨灰带回家,多次交流沟通后,老人为妻子选择了树葬,并在妻子边上给自己申请了一个树葬的位置。

  这位老人名叫郑骏发。据了解,老人与妻子都毕业于浙江大学,了解生态葬既生态环保,又能节约土地资源,老人忍住悲痛将妻子送回故土。“不给后人添负担,回归自然,非常好。”郑骏发说,希望百年之后,儿孙能替他好好享受这里的美丽风景。

  “集体生态葬仪式很庄重,服务也很周到。”来自稠城街道的楼先生,当天与家人一同来送其岳母最后一程。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岳父是佛堂望月山首批生态葬的践行者,其岳母同时向市殡仪馆申请预留了一个树葬的位置。今年上半年岳母离世后,尊重老人的意愿,将她与岳父葬在同一棵“常青树”下,让岳父继续守护着她。

  每一场告别,都是对生命的礼赞

  在集体安葬仪式上,参加安葬的亲属纷纷表示,这种生态安葬方式符合先人“魂归自然”的遗愿。记者了解到,每年我市举行的生态葬仪式都是全免费的,葬礼仪式所有工作物品、花坛穴位都是无偿提供的,不向家属收取任何费用。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带着对每一个生命的敬意,精心而慎重地安排葬礼仪式的每一个细节。从整个仪式的流程,到祭祀物品的准备,从背景音乐的选取,到主持人的每一句悼词,都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愿归自然谢人间,但求山水共做伴”,绝非“孤独的诗意”。“生态葬践行者及其家属的选择体现了当代人应有的文明素养,更体现了义乌人时刻不忘恩泽后代的高尚情怀。”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自2011年开始实施生态葬,当时参加人数仅有个位数,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树葬、撒葬775人,累计发放生态葬奖励金820余万元,选择节地生态葬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市民对生态葬的接受度正在逐年提升。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