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义乌“联合国社区”故事多

发布时间: 2019-12-30 08:50:2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吴卫东 金烨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何文君手捧沉甸甸的奖牌,激动不已。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摘自今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义乌网12月3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吴卫东 金烨)元旦前夕,当我们走进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时,公园里便传来了一首熟悉的歌: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一)

  鸡鸣山社区是义乌外国人和少数民族同胞居住最为集中的社区之一,居住着74个国家的1388名外国友人和29个少数民族的2082名居民。很多人称鸡鸣山社区为“联合国社区”。

  在这里,各国各族居民相邻共居,守望相助,彼此间亲如一家;无论是热火朝天的文明城市创建现场,还是在欢天喜地的节庆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外国友人的身影,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在荡漾。

  今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鸡鸣山社区居民委员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手捧沉甸甸的奖牌,激动不已。

  今年国庆节,何文君又作为社区代表受邀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观礼嘉宾。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高唱国歌时,何文君热泪盈眶。

  何文君表示:“我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幸运和自豪。时代在变,奋斗精神不变;社会在发展,为民初心不能变。”

  说起这些,社区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二)

  哈米说:“鸡鸣山社区是个迷人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动人的故事。”

  哈米来自伊朗。他和北京姑娘结婚后来到义乌,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义乌经商10多年,哈米积累了一些财富后,把生意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做起社区“国际老娘舅”和“洋打更”,专门调解辖区外国人矛盾纠纷,定期参与社区的治安巡查、卫生监督等工作。今年,哈米与他的朋友一起调解了42次涉外纠纷,为社区经商业主追回500多万元欠款。

  12月22日下午,哈米家里来了位浙江姑娘。她对哈米说:“我想当面谢谢您,您真的是太好了。”

  姑娘名叫何敏(化名),在义乌当翻译。今年2月的一天,何敏陪着一名伊朗商人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商铺采购货物。伊朗商人答应,货物发出后再付50%的尾款。伊朗商人回国后却迟迟不打款。商铺老板根据预留的电话,找到何敏要求她替伊朗商人还款。何敏傻眼了,她和这名伊朗商人才打了三天交道。双方协商不成,商铺老板把何敏告上了法庭。法官根据收货时是何敏签字的事实,判何敏赔付14万元。何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找哈米帮忙。

  何敏感动地说:“哈米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我哭丧的脸总算露出了笑容。”

  哈米找到伊朗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总领事通过伊朗外交部找到了这位伊朗商人。

  伊朗商人解释道:“我并不是赖账,因为货做得不合格,伊朗海关不给清关,而且还罚款了。”

  伊朗商人出示了罚款等所有资料。这些资料经过伊朗外交部和伊朗中国大使馆认证后,交到了何敏手中;伊朗商人还写下字据,表明货物是自己采购,与何敏无关。

  哈米又把自己的律师朋友介绍给何敏。官司打到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终于还了何敏一个清白。何敏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哈米笑着说:“我是‘国际老娘舅’,这是我应该做的。”

何文君(右一)受邀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观礼嘉宾。

  (三)

  哈里说:“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我在义乌结婚、生活、做生意,很幸福。”

  12月21日,鸡鸣山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安全巡查,几个戴红袖套巡查的外国友人十分显眼。巴勒斯坦人哈里也在巡查的队伍中。

  2001年底,哈里来到义乌经商,公司就设在社区里。他的妻子是一位福建姑娘,两个相隔万里的人能走到一起,靠的是爱情。不过,他们的爱情却是在义乌等出租车时等来的。

  哈里打趣道:“当时,我们在同一个地方打的,出租车来了,她让我先上,我让她先上。有一次,我们乘上同一辆出租车,她让我先坐,我让她先坐。”

  “好几次我们都在同一时间等出租车,都碰到了,然后就聊起来了,就认识了,就做朋友了。”哈里的妻子还有点不好意思。

  在义乌,有许多像哈里这样的外国人,他们在这里经商、置业、婚嫁、生子,“洋女婿”“洋媳妇”已成为义乌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四)

  “侬好!夜饭食过咪?”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晚6时至8时,鸡鸣山社区大楼就会传来琅琅的读书声。义乌工商学院志愿者正在给外国友人上汉语和义乌方言课。

  “一盏茶杯一朵花,茶杯里面开茶花。”12月5日晚,社区大楼又传来了悦耳的说唱声。义乌道情非遗传承人宋松芳、义乌市婺剧团国家二级演员蒋芝英和成天民,正在教外国友人学义乌道情和婺剧的演唱技能。

  义乌道情是浙江省古老的说唱艺术之一,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也门小伙Ali与俄罗斯姑娘Jane一手拿琴筒,一手持竹板,跟着宋松芳认真学。

  义乌婺剧有高腔、昆腔、徽戏、乱弹、滩簧、时调六种声腔。今年 15岁的 埃及 姑娘Narges,对婺剧的唱腔、表演动作很感兴趣,学得有模有样。

  也门男孩Mohammad则对“孙悟空”有着特别的兴趣,不但体验了婺剧妆面,还跟成天民老师学美猴王的经典动作。

  蒋芝英惊讶地说:“想不到他们接受能力这么好,人物表情和动作学得这么快。”

  鸡鸣山社区的外国友人,喜欢做公益、学汉语,对婺剧、道情、迎龙灯等义乌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社区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外国友人真实体验和亲身感受。

外国友人志愿者检查社区商店消防器材安全。

  (五)

  2014年3月,斯迪卡从非洲马里来到义乌的时候,不会说一句汉语。通过外国人汉语培训班学习,半年后可以帮助父母到义乌市场看货、下订单了。斯迪卡家乡的水没有达到饮用水标准,在义乌市场他看到了商机,他要给家乡提供既便宜又卫生的净水设备。

  斯迪卡说:“现在,我每个月都要在义乌市场采购净水设备,让马里人喝上了干净水。”

  斯迪卡成了一名创业者。在鸡鸣山社区,有无数和斯迪卡一样的追梦人,有一些来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鸡鸣山社区依托义乌工商学院的师资优势,为少数民族同胞开展电子商务类技能培训,开设“网店推广与营销”等10多门课程。大部分学员培训后开起了自己的网店。

  新疆哈萨克族小伙托尼可就是其中的一员。当初他在社区当保安,每月工资才3000多元。现在,托尼可做跨境电商生意,把家乡的葡萄干等农产品卖到美国、法国、葡萄牙、巴西等国家,一年能赚50多万元。

  托尼可由衷地表示:“我在义乌实现了梦想。”

  (六)

  元旦、春节临近,社区将推出一场辞旧迎新的文艺汇演。12月25日,我们走进排练现场。

  新疆维吾尔族姑娘古孜阿衣今年29岁,从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毕业后来到义乌,目前被鸡鸣山社区聘请为专业舞蹈老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天,她正给社区13名儿童排练歌伴舞《爱我中华》。

  一开始孩子们动作生疏,舞步僵硬,古孜阿衣脸上却没有任何不耐烦的表情。古孜阿衣很耐心,孩子们的舞蹈和歌曲慢慢合拍起来。

  古孜阿衣感慨道:“我来鸡鸣山社区两年了,居民对我非常友好;这里的学生也特别喜欢我。”

  排练现场,一群非洲小伙子手里摇着拨浪鼓,肩上挑着货郎担,嘴里大声吆喝着:“鸡毛换糖啰!鸡毛换糖啰!”

  埃塞俄比亚小伙哈溪密说:“我们排演这个节目,就是想知道义乌从货郎担发展到如今的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过程。”

  这群非洲小伙子已经明白,鸡毛换糖代表着“敢闯敢干”的义乌精神。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他们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