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一首《元日》给我们描绘了古代人们过年时的热闹景象,通过诗句,抑制不住的年味从诗中铺陈开来,展现出一副醇厚悠远的田园画卷。
过年,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它凝聚了中国人敬畏自然、祭祀祖先、辞旧迎新、祈祥纳福的诸多情感。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平时“吃好穿好”的愿望已经实现,旧的习俗也随着物质的丰裕在消失,繁忙的“春运”、电话拜年、微信发红包、家人共聚一堂看春晚等现代习俗替代着旧时的年味。一个国家或民族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差异性,往往突出地表现在民俗文化的不同上。一个民族的文化,其魅力价值或者说生命力所在,即在于它的优秀的民族个性。民俗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质,这是由于他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传承的自发性和发展的进步性所决定的。因此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提升来说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对蕴含在过年中的传统文化采取漠视,甚至忽视的态度,缺少了几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造成了年味儿的淡薄。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后,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也随之开始瓦解。与这个过程相一致,传统的纯粹农事节庆习俗也逐渐退出节庆的文化舞台。
中华民族的文化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一往直前,说明它是合乎“天理”和顺应“人道”的。流传自今的民俗文化,大都具有健康向上、求善趋美的共同特点。民俗的本质是民众为主题的文化创造,民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促使某种价值规范发生从世俗到超验的升华过程。然而年俗文化、风俗习惯、实践民俗学慢慢消失……年俗是最具仪式感非常神圣的,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在浙东鹿亭的中村,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处处张灯结彩,精彩的舞狮表演给乡亲们带去了久违的乡音,浙江大地的文化礼堂里“我们的村晚”也异常热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俗特色。
民俗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共同享用、共同认同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自发地参与,自然会被一种社会和谐、祥和的氛围所感染,良好的民俗无不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民众的审美情操。民俗活动既是民间百姓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又是对远古遗留下来信仰、风俗和传统的传承,应贴近人民的生活,深描其生活世界与文化的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对村落文化的传统与变迁进一步探究,使传统节日走出“吃喝节”“购物节”的怪圈,产生更加文明健康的节日效应。中国地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方言文化、饮食文化(特别是民间的日常饮食)、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已经深深扎根在华夏百姓生活中,且久盛不衰。剪纸、糖画、捏泥人等民间艺术绵绵流传,年糕、豆酥糖、笋干菜等特产尤为丰富,乡贤文化、传统民俗相融相促发扬了民俗文化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体系。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论时代如何日新月异,只要我们坚守,各地丰富的民俗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它不仅会大大地丰富城市的多元文化,也必定会为城市的多元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为城市的多元文化留下不可磨灭的注脚,“中国年中国味”不会变,祈求幸福的美好不会变,传承中国文化的初心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