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 正文

义乌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吴光明:以脱贫富民为己任的“大管家”

发布时间: 2020-05-21 17:27:19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左翠玉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08年12月起担任古塘下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11月开始担任潜溪村(由古塘下、前山、沿华、西坞四村合并而成)党支部书记……吴光明在村支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但他用自己的苦累换来软弱涣散村的“蝶变”,他连说“值得”!

  “我就是村民的‘大管家’,帮助他们打理家园。”对于外界给予的“富民书记”称号,吴光明连连摆手说道:“只有村民认为我的服务细致周到了,那我这个村支书才能算是干了点实事。”

  聚人心

  要有“鸡蛋碰石头”的硬磕精神

  吴光明干得实事,村民随口都能说出好几件。

  10年前,古塘下自然村是一个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贫困村,原来的村两委班子人心涣散、各怀私心;村民安于现状,不愿打破原有的安逸。如何改变?吴光明说,就是不做糊涂事,敢于办实事,重要的是有“鸡蛋碰石头”的硬磕精神。

  “第一件事就是理清村里的账目,还村民一本‘明白账’。”吴光明说,潜溪村之前的村级账务就是一种“事迷蒙、账迷乱、人迷茫”的状态,要从一堆稀泥中理清思路,一开始的确很难。小到账本上的小数点,大到工分考核制度,都要逐一涉及,每天唱黑脸,受到了村民诸多的不理解。

  针对村党员身份模糊、支部缺乏战斗力的问题,吴光明带头查找问题,党支部及成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执行上级决策不打折、不动摇、不偏题;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严格执行“八个一”标准,让党员亮身份、积极参与村里大小事务,积极做到讲奉献、有作为。党员组织生活会,敢于正视问题,敢于“红脸”,用“十二分制”严格党员管理、规范党员日常行为,有力促进了党风、民风的改善。

  在无数次的矛盾碰撞中,吴光明最初推行的几项举措都渐渐收到了成效,他勇于担责、主动作为的强硬作风也在不自觉中感染了村民。

  破短板

  用上了经商的经验和胆量

  人心聚齐了,吴光明便带着大家一起发展经济。

  2013年趁着村旁的义兰公路建设征地之际,潜溪村抓住政策红利,率先完成了全村百分之八十的土地流转。同时借着旱地复垦的优惠政策,集体租赁出去发展农业种植项目,赚取了村集体的第一桶金。

  “在农村土地流转上,潜溪村在全镇乃至全市范围内算是带了一个头,当时政策刚刚推行,土地又是农民的命根子,失地的风险担在头上。”但为了乡村未来的发展,再难也得做。那段时间,吴光明也曾因为这事急得彻夜难眠,全靠一股拧劲撑着。“以前从零开始下海经商的那点经验和胆量全都用到了村里。”吴光明笑着说。

  当时义兰公路征地时,出现一种不太有利的情况,就是村内一部分土地被征走,一部分却没有触及,人多地少,零散发展种植业难成气候,有的村民干脆把地一扔,进城务工去了。

  “最早田地分到村民手上,协议上到期是2028年,意味着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好好地就这样扔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淋,草长花落,实在可惜。”坐在村两委的会议室内,吴光明回忆道,多年前也是在这里,召集相关人员不知开了多少次的会,挨家挨户进行实际情况调查,列出主要的利益纷争,并根据市里的标准,商讨一个合乎村庄实际的补偿方法。

  “古塘下经济基础薄弱,必须找到一个折中的补偿方法,不然后续的矛盾一定会层出不穷。”吴光明说,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亲人都向自己表达强烈的不满,这样的过程着实难熬。

  努力终会有回报。景观长廊建设、农民公园工程、市政供水设施动工、农田项目的落地……近年来,古塘下村一项项美丽乡村措施相继落地开花,这与农村土地流转密不可分。

  接下来,潜溪村以产业招引为抓手,实现“四个一”:一张金名片、一条幸福路、一条连心溪、一座致富山,充分挖掘宋濂文化内涵,做强做大每年的宋濂廉政文化节;把潜溪西岸人文资源充分利用,把盆景变成风景;同时,利用一村万树项目,把现有观伟人像、天梯等景点科学规划,让盘古山景区成为潜溪发展的新引擎。

  潜溪村,未来可期。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