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3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9月21日,义乌正式获批加入自由贸易试验区,引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机遇。从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这片土地孕藏的巨大潜力让不少境外客商选择在义乌创业扎根,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作为喜迎四方来宾的国际窗口,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管理,确保服务有温度、管理有力度,帮助境外人员融入当地,护航外贸经济稳中向好。
全省首创境外人员服务站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我现在跟客人聊天,他们都说我的普通话比以前好多了。”家住义乌后宅街道金城社区的境外客商阿里3年前和亲戚到义乌采购,从此和义乌结缘,去年还开设了自己的公司,但是因为语言不好,处处不便。通过社区境外人员服务站牵线搭桥,阿里参与“中文角”活动已有半年,如今进步很大。
这是境外人员在义乌扎根的一个生动案例。为优化出入境停居留服务,落实好国家移民管理局12项外国人便利措施,满足境外人员在义便利居住和社会融入需求精准施策,今年6月,义乌首个也是全省首个境外人员服务站在后宅街道金城社区挂牌成立,近日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境外人员服务站也投入使用。
开办“中文角”提升境外人员中文水平,获得融入当地的“敲门砖”;定期开办法律讲堂,向社区境外人员宣讲中国法律法规,尤其是涉外法律,筑牢融入当地的“防护墙”;邀请境外人员参加迎龙灯、做汤圆、体验中华武术等活动,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境外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通过服务前移的模式,达到管理前移的目的,使之成为义乌外管工作的有力补充。”义乌出入境管理局中队长杨小明介绍。此外,积极倡导境外人员参与义乌建设,成立“涉外社工、外籍志愿者、外籍调解员”三支队伍,实现移民融入反哺基层治理。
“在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义乌未来将引进更多的涉外企业和海外高端人才,随之配套的涉外组织和机构也将逐步落地,服务站将有力助推义乌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及引智引才的实现。”义乌出入境管理局局长宋立信心十足,“我们还将推进服务站孵化工作,因地制宜打造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移民事务服务站,形成具有义乌特色的移民事务服务体系。”
借力信用体系
服务涉外经济健康有序
今年9月,义乌市金澈贸易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安瓦尔(音译)来出入境办理就业卡延期业务时经历了一回“心惊胆跳”。“输入信息后,我们发现他所在的公司因为两次拖欠货款被义乌经侦预警平台列为涉外失信公司,法人代表穆罕穆德被列为失信采购商,所以当时延期没办下来。”义乌出入境管理局中队长王娇燕解释。
办不下就业卡不就成非法就业人员了?安瓦尔心里十分着急,马上回公司了解情况,原来公司早已还上欠款,但两位供应商未到经侦报备。于是安瓦尔向义乌经侦大队申请信用修复,还款情况经公示没有经营户反映存在问题,这才撤销了失信惩戒,他的就业卡得以顺利延期。今年以来,已有15名外商通过信用修复顺利办下就业卡或签证业务。
义乌是一座立足于市场的城市,信用是市场的生命线。大部分境外人员来义乌从事的都是商贸活动,近年来,义乌公安打造“信用+外贸”,建立覆盖1.4万常驻外商的信用体系,打造经侦预警平台为突破口,整合外贸公司、货运代理公司、供货商等信用信息数据,并基于外国人信用实施差别化签证、工作许可和来华邀请措施,提升失信惩戒能力。
2016年,义乌在全国首创“外籍商友卡”,商友卡除了拥有小额存储、支付的功能,还可用于乘坐公交、图书馆借阅等,相当于外籍人士在义乌的市民卡。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20日,义乌已累计发放外籍商友卡22.9万张,其中电子卡19.2万张。
近年来,义乌出入境不断扩展商友卡的新功能,赋予它更多的涵义,用大数据管“外”,规范他们的行为。如今,外商持商友卡到市场采购,经营户可以通过“义信购”小程序扫一扫卡上的二维码,除了能看到外商的基本信息,还能看到其他经营户对他的描述,通过这一项内容,经营户就可以评估这名外商是否值得信任。
通过在经营户间不断推广,“做生意,亮卡片”成为习惯,促进了贸易行为可追踪可追溯。王娇燕说,“所谓‘入乡随俗’,我们要让来义的老外们意识到,在这里不仅要入乡随俗地适应语言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最重要的是要守规矩、遵守中国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