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6月1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陈洋波)“这里就是陈望道先生的柴房,在这间房里,他曾误把墨水当成红糖蘸粽吃……”6月16日下午,在城西街道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分水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仕杰正在为前来参观的客人介绍陈望道的故事。
“临近七一,前来参观陈望道故居的客人越来越多,听得多了、讲得多了,我自己也能当‘半个’专业解说员。”陈仕杰说,扎根在红土地上,分水塘村党支部始终把讲好信仰故事作为使命。
2017年,陈望道故居的保护开发被正式确定为义乌市名人故居保护的牵头项目。项目启动后,分水塘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带头拆迁,以“5+2”“白+黑”的工作状态,用10天完成了530余户农户的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土地流转起来后,老街改造、望道故居修缮、柴房复原等一项项工作稳步推进,分水塘村成功打造出以历史文化街巷、望道故居展示、望道展示馆为核心板块的新时代红色教育基地,“宣言诵读厅”“初心承诺厅”等红色文化互动场景集聚了众多人气。
如今,走在分水塘村整洁的道路上,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气息。在分水塘村口广场和陈望道故居,不时可以看到佩戴党员徽章的游客举起右手,郑重地念着入党誓词。“在这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可看、可听、可参与,一天下来受益匪浅。”一名来参观的游客说。
为了让村民和游客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分水塘村党支部开办“初心影院”,每周五播放一部红色主题教育片;开设“望道讲习所”,每月开展一主题一讲座;分水塘村党支部还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40余家高校、单位联手,开发红色课程、编印红色教材,传递红色文化正能量,让更多人体悟精神之甘、信仰之甜。
作为望道信仰线的起点,红色文化也反哺着分水塘村,村里的红色产业经济不断升温。2020年以来,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共接待红色研学活动团队和游客超6万人次,带动村庄综合收入近百万元。
这一切,离不开分水塘村党员干部的努力。2017年,村集体投资300万元完成村子两个入口的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实现绿化率和硬化率98%以上。2020年,分水塘村列入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考察点,村党支部与景观设计公司合作,打造覆盖全村的庭院景观、小巷景观、人文景观,实现了村内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村民席桂福说,以前村里只有一条泥路,外出靠肩挑背扛和独轮车,村里的房子大部分破破烂烂。现在破烂危房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齐的天井老街。老街上的望道邮局、“义新欧”商品直销中心、5G数字乡村展厅,既是游客驻足参观购物的场所,也是村民日常休闲好去处。
分水塘村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村民返乡创业。目前,分水塘村有民宿、农家乐、田园集市、麻糖铺、杂货店等十余家商铺,2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80后”陈根生曾经在外经营一家农产品团购公司。景区成立后,他回到家乡,在陈望道故居边租了店面,经营一家粽子体验店,并注册了“望道粽”商标。如今,“望道粽”已成为来分水塘瞻仰望道故居客人喜爱的伴手礼。
在分水塘村党支部带领下,分水塘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评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金华市首批“基层清廉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陈望道故居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接下来,分水塘村党支部将以发展红色旅游经济为依托,深化布局规划,力争建设成为集革命精神传承教育、红色文化休闲旅游、农家特色餐饮民宿为一体的新农村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