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23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项墅 编辑 童晓)拆除影响村内景观违章5处、收回农户到期用房6户、拆除“微改造”涉及房屋30户、拆除旧房及厂房区块5000平方米……连日来,乘着党史学习教育的东风,义乌市赤岸镇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雅治街村“微改造”。作为义乌市“微改造”先行试点,雅治街村的农村改造路径将为东朱、莱山、清溪等6个实施“微改造”政策的农村及其他镇街的美丽城镇建设提供借鉴。
在实际执行中,针对供地规划、遗留问题处置、古建筑保护修缮、收回房屋不动产权登记等问题,赤岸镇成立规划专班、用地报批专班、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集中攻坚等四大专班,分别牵头处理,结合《义乌市农村有机更新实施办法》及雅治街村发展规划,按照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一级建筑控制区、二级建筑控制区”等不同管控层级,有重点、分区块、按步骤实施,坚持一户一宅、分类处置、保护利用的原则,规划垂直房安置167户、水平房安置48套、产权置换17户、社会认领7处。其中,第一批28户农户已完成联审,进入选位阶段。
在雅治街村“微改造”过程中,赤岸镇注重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以服务于核心保护区为主导,从激活存量建筑空间和修复原有生态环境切入,不改变建筑本体位置,不移动宅基地边界。目前,朱氏宗祠、朱献文故居等7处历史建筑已完成修缮,光裕堂、种德堂等8处历史建筑已完成招标并进场施工。在尊重村落肌理的基础上,雅治街“微改造”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在新与旧、住与游、历史与未来中找到平衡。
老化改造、环境整治、停车设施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绿化景观提升……“微改造”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补充,赤岸镇从细微末节着手,分老街建筑立面及2条旅游线路景观更新、2幢建筑原址拆建、5大迁建组团更新、20余处历史建筑复兴、原有建筑功能更新、多元空间更新等六种模式,优先满足村民生活便利性,最大程度满足村游线路休闲性。
结合千年古村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雅治街村整合古月桥、朝阳水库等旅游资源,深挖“历史文化+”的各种可能性,探索“养居一体化”理念下的“乡旅4.0模式”,形成主题片区、实现差异化乡旅发展格局。目前,由村内乡贤牵头成立的剪纸工作室,朱新奇、朱奎荣木雕工作室正在陆续引入。此外,还将融入新型业态,腾出空间用于非遗馆展示、工匠技艺体验、民俗科普教育,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提升历史建筑的文化品位和市场的美誉度。
公章使用、务工用工、收付款审批、资产资源合同管理、村级工程管理、村监会监督……与“微改造”相关的村务事项,村民通过“指尖”就能实现小微权力的一键监督。截至9月中旬,赤岸镇43个村(社)1.06万人活跃在“钉办”工作群,这也意味着每一户至少有1人参与全镇数字化治理。不仅如此,雅治街村民在手机上就能收到本周的村庄电影预告,游客通过文化礼堂的投影仪展示,浏览村庄历史、景点分布,增强历史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时尚性,让历史典故、民俗礼仪、传统道德规范等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在“分类改造+文保修缮+产业培植+数字治理”农村微改造组合拳的作用下,曾经“规划无依据、布局不合理、效益不平衡”的雅治街村,正在向“空间优化、产业融合、效益兼顾”的设计迈进,实现传统村落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赤岸镇以农房更新改造为契机,通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更好传承文化、延续历史,走出一条传统村落共同富裕发展建设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