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赶妆”的视频网络点击量达100多万,演员三伏天“穿袄”送戏下乡的视频“火出圈”。近段时间,被称为地方“草台戏”的义乌婺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
眼下,随着我省“艺术乡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个又一个乡村通过“掘金”文化资源,走上了振兴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得以“翻红”,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书桌案头。义乌婺剧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婺剧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自明朝义乌腔起,已逾400年。一直以来,它深受义乌百姓喜爱,群众基础深厚。1955年,义乌婺剧团成立。随后,义乌婺剧历经辉煌、沉寂和发展。2012年10月,义乌婺剧团和义乌剧院合并,成立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十多年来,随着剧团改革政策落地,婺剧演员的活力全面激发,义乌婺剧重新焕发出夺目光彩,在义乌市“艺术乡建”工作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艺术家来到百姓家门口
在化着厚厚妆容的脸上,豆大的汗珠密密麻麻往外冒,一颗一颗往下滴,而演员们唱念做打丝毫没有马虎……近日,义乌市“礼堂有戏婺剧来了”百场演出活动现场视频,接连刷屏“美丽浙江”“中国蓝”“金彩云”网等媒体。
这是义乌市推进“艺术乡建”工作的一个鲜活场景。
为了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质量的戏曲表演,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共派出了80多位婺剧演员,精心挑选了《李逵探母》《断桥》《拷打》等名段送到各镇街,每天两场,每场时长不低于90分钟,从7月初持续演出至9月。
“每天如此。上台后,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都要到位,下台就刮痧,安排消暑药。”作为演员的中坚力量,“金桂奖”得主汤义波每次下乡都是当仁不让,有演出都参加。7月20日晚,“礼堂有戏婺剧来了”演出活动来到大陈镇灯塔村文化礼堂,汤义波在《辕门斩子》中饰演杨延昭。画好戏妆后,他依次穿上几十斤的戏服,再戴上胡子、盔帽等,“胖袄一穿上,加上灯光直射,汗就下来了。”顾不上擦汗,他就全情投入了演出。
自演出开始以来,也少不了“金桂奖”得主——我省唯一女武生季灵萃的身影,很难想象她两个小腿上还缝着线。“前不久在台上演出时,被木凳横条扎伤后鲜血直流。她咬着牙坚持做完了后面的动作,台下的观众都没有察觉。”入行33年的二级演员梅雪应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三伏天赶‘烤’,三九天就得抗冻。演‘白蛇’的演员戏服只有薄薄一套,下雪天冻得牙齿都打颤,冻感冒是常有的事。”梅雪应介绍,台上一个腾挪翻转,台下就是几千次的摔打。“几天前,有个同事练功时摔断了鼻梁骨,还有另一个同事的脚筋都摔断了。”
“我们坚持每天演、每天练,因为台上的每一场都是从头来过,更好的表现肯定是下一场,要把最好的表演带给观众。”汤义波说。
在艺术家们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群众的过程中,为了台上一分钟的精彩,他们要付出台下十年功的努力,其中的辛酸和苦累让人动容。
据悉,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自成立以来,保持着年均送戏下乡200场以上。不论冬天夏天、晴天雪天,不论是在农村文化礼堂,还是乡村戏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婺剧演出,所到之处皆风靡。
“来到现场,才知道什么叫好戏,每一场都不想错过。”台上演员唱,台下观众跟着哼,唱到高潮处,雷鸣般的掌声一浪接一浪……每一场演出,都是婺剧演员们与戏曲爱好者的双向奔赴。
剧团改革激发新活力
在义乌,婺剧下乡是延续多年的传统。
1965年,义乌婺剧团学习“乌兰牧骑”精神,组织文化小分队排演“上山下乡”戏,配合当时形势上演了《参军记》《枫林渡》和《一百个放心》等优秀剧目,演员们自挑铺盖深入农村和边远山区演出,深受群众好评。当时,义乌婺剧在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966年之后,义乌婺剧进入了低谷,至1973年才得以恢复演出。”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顺应时代发展,1988年,义乌婺剧团按照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双轨制”总体要求,实行承包经营。当年,在省文化厅考核定级中,义乌婺剧团被定为二级甲等剧团。此后,义乌婺剧迎来了“春天”。1990年,《雷峰啊雷锋》在义乌、永康、武义等地20多个乡镇巡回演出101场,观众近10万人次。1996年,因在送戏下乡中成绩显著,义乌婺剧团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和奖励。
2019年,婺剧迎来发展新机遇,金华吹响了促进婺剧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义乌随即启动了改革方案。义乌婺剧紧抓新机遇,奋力有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浙江省文化厅“送戏下乡先进单位”等荣誉;并积累了一批优秀剧目,创作演出的婺剧《铁血国殇》《赤壁周郎》,现代戏《鸡毛飞上天》、现代戏《义乌高华》等剧目屡获佳绩。其中,《义乌高华》被评为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推荐巡演剧目,2020年受邀参加了“百年辉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戏剧晚会,2023年获浙江省第十五届戏剧节“兰花奖·新剧目大奖”。
今年6月20日,《关于促进义乌婺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意见》围绕坚持婺剧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完善婺剧艺术传承发展的工作体系,打造婺剧艺术创作高地,做大做强义乌婺剧文化品牌,进一步打造义乌婺剧国际“金名片”的目标,从人才梯队机制建设、精品创作、考核奖励、婺剧艺术推广普及、品牌培育等5条共12款内容进行了政策保障。
“在送戏下乡中,婺剧演员良好的精气神和动力,一方面源自台下观众对婺剧的喜爱,另一方面源自剧团改革政策带来的激励引导。”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中心完成职称评聘改革后,我的高级职称终于评下来了,新政策让很多演职员成了受益人,2人获评正高职称、2人获评副高职称、8人获评中级职称。”汤义波笑着说,“这对演职员是一个极大的肯定,大家的工作热情就更高了。”
厚植乡土走向世界
“艺术乡建”,与你“乡”见,“建”就是要用心建设,要根植在农村老百姓的心坎上;“见”就是要喜闻乐见,要丰富农村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义乌婺剧下乡,在某种程度上阐释了“艺术乡建”的核心要义。
“通过‘艺术乡建’,《辕门斩子》《小宴》等婺剧名段来到村民们身边,让更多的人因此热爱和学习婺剧,培养了很多‘专业’的农村戏迷表演者,其中不少人还成长为乡村群众精神食粮的‘大厨’。”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金伟忠深有感触地说,艺术厚植乡土,让村民们过去想见却很少有机会见的艺术家变得可望又可及,甚至成了百姓的家中常客。
今年3月28日,义乌市“艺术乡建·与你乡见”系列活动启动,发布了“义乌新丝路文艺版图”。为了在全市范围铺开“艺术乡建”工作,市文联将各文艺家协会与全市各镇街进行深入匹配,12家文艺家协会先后与36个乡村结对。“其中,市戏剧家协会将根据结对的义亭缸窑村和福田陶界岭村、江北下朱村的村庄特色开展文化活动,并组织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的艺术家下沉,为婺剧爱好者进行专业指导。”市文联党组成员张旦萍介绍,各文艺家协会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以大量充满本土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充实和活跃乡村文化空间,增强乡村自身文化造血功能,推动全市乡村由“外援式”建设向“内生式”发展转变。
“我从小喜欢婺剧,曾在浙婺和义乌婺剧团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鼓板、二胡等乐器的演奏技巧。”市婺剧联谊会主席吴志团介绍,协会聚集了一大批婺剧爱好者和调离婺剧团的演员,积极参与送戏下乡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每年演出100多场,最多的时候协会有会员200多名。”他说。
2020年11月,吴志团回到上溪镇苦竹塘村定居,便利用自身技能,在村里成立了苦竹塘民乐团。“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乐团吸引了11个村民加入,好几个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吴志团介绍,“我们固定在每周六进行排练,他们从零基础开始学,目前已经可以演一场《闹花台》了。等村里改造好了,我们就可以上台为村民们演出啦。”
随着时代发展,义乌婺剧的脚步已越走越远,曾先后出访韩国、土耳其、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为义乌的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对外戏剧文化交流,将婺剧推向世界,这是全球化对婺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金伟忠说,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义乌婺剧团于2016年11月赴法国参加第七届巴黎中国戏剧节,在戏剧节上为外国观众献上了婺剧大戏《吕布与貂蝉》和折子戏《美猴王》,两台剧目获最佳传统戏曲奖,一级演员楼巧珠获得最佳男性角色奖……抑扬顿挫的婺剧曲调回荡于大洋彼岸,唱响了新时代义乌婺剧的文化自信,也为义乌增添了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在义外国友人也对婺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艺术乡建·与你乡见”系列活动中,他们身着传统戏服,跟着老师一板一眼练身段学唱腔。“义乌不仅是小商品的海洋,还是文学艺术汇聚的海洋,真是太吸引人了。”来自芬兰的Alex通过新媒体平台,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