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13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9月12日清晨,家住义乌市赤岸镇湾塘村的冯潮贵早早起床。为患病的妻子做好丰盛的早餐后,他匆匆扒拉了几口早饭,一边叮嘱妻子要记得按时吃药,一边整理好身上的警服,驱车赶往20公里外的城区。冯潮贵是一名“老公安”,去年从义乌市拘留所所长的岗位退下后,他成为江东派出所商苑警务室的一名社区民警。
在拘留所的高墙内,冯潮贵是一名“阳光校长”,他通过搭建“阳光帮扶”平台,解决被拘人员的问题困难,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症结;成为社区民警后,他迅速转变角色,充分发挥自己在心理辅导领域的特长,成为社区里的一名“心理讲师”,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冯老师”。
高墙内的“阳光校长”
“我把拘留所定位成‘学校’,作为这所特殊学校的校长,我希望自己能尽全力帮助被拘人员解决问题,让他们解开思想症结,把道理悟透,出去之后不再违法犯罪。”2018年,冯潮贵时任义乌市拘留所所长时说,“当一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能给他帮助,这也是我在监管岗位收获的最大快乐。”
那一年,在冯潮贵的牵头下,该所联合社会组织共同搭建“阳光帮扶”平台,整合商会、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资源,为被拘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困难救助、就业指导、矛盾调解等服务。为被拘人员带去阳光的同时,冯潮贵也向心理学专家、矛盾调解员、志愿服务者们不断学习,为自己的身心注入能量。
有一次,一名河南小伙到义乌务工,因找不到工作,囊中羞涩的他最终因为盗窃被派出所抓获,关进了拘留所。“好不容易从家里过来,家里人也盼着我能有出息,但是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得知小伙内心的想法后,冯潮贵立即联系“阳光帮扶”平台的河南商会、爱心人士、志愿者,一起为小伙子做思想工作。
在“阳光帮扶”平台的帮助下,小伙很快就解开了心结。后来,“阳光帮扶”志愿者们还为小伙寻找工作机会。“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义乌的温暖。”小伙感激地说。高高的院墙、密匝的铁窗、封闭的环境……普通人印象中拘留所是冷冰冰的,但因为有了“阳光帮扶”平台,这里被照进了阳光。
作为拘留所这所学校的“校长”,冯潮贵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解开在拘人员的思想症结,帮他们走上人生正途。2021年中秋节前夕,因疫情防控需要,监管场所全面停止面对面的家属会见。了解在拘人员的诉求后,冯潮贵从人性化角度出发,积极为他们办理远程视频会见申请工作。“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和改造,争取早日回家跟你们团聚。”中秋节前一天,在拘人员李灿(化名)与妻儿通过远程视频见面后不禁潸然泪下。
派出所里的“冯老师”
进入江东派出所后,冯潮贵充分发挥心理辅导领域的特长,成立了“冯老师工作室”。以打造“冯老师工作室”为抓手,江东派出所召集冯潮贵、钱塘老娘舅陈新厚、金牌调解员龚景永、心理咨询师石小艳等四位有着丰富社会个案经验的专家,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并给予积极疏导,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冯老师,新年快乐,我听你的话在里面好好改造……”2月初,冯潮贵收到一封从看守所寄出的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真诚、尊重,也表达了自己将好好改造的决心。寄出这封信的是犯罪嫌疑人钱某,他因盗窃被义乌警方抓获后,在江东派出所临时羁押期间态度消极,多日不吃不喝。
“冯老师,你能对他进行一下心理辅导吗?”当时接到同事求助后,冯潮贵为防止意外发生一口答应,随即对钱某进行心理干涉。他与钱某对话后得知,其父母离异从小无人管教,缺乏家庭的关心关爱,平时靠网贷及年迈的奶奶接济度日。被抓获后,钱某自觉没脸面对年迈的奶奶,生活没有意义,不如一了百了。
“你的事情没有想得那么糟糕,就算最后判刑了,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年半。你还年轻,好好表现,出去了大家还是会认可你,家人也会包容接纳你……”经过冯潮贵数小时的深入沟通,钱某打开心结。一次吃饭时,钱某吃到家乡熟悉的味道,得知是冯潮贵特意交代的,他感受到缺失多年的关心与温暖,潸然泪下。
“老冯啊,跟你聊两句胜过吃灵丹妙药,这段时间我感觉身体好多了。”前天,江东派出所辅警老朱见到冯潮贵时笑着说。去年,老朱因为妻子患病且工作繁忙导致压力及疲劳感骤增,他不愿让同事担心,把困难闷在心里,结果身体越来越差。冯潮贵注意到老朱的状态后,每天主动找他闲聊,最终让对方渐渐打开心扉,情绪不再低落,人也开朗起来。
社区平安的“守护人”
除了在“冯老师工作室”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冯潮贵更多时间是待在商苑社区。“我们辖区有‘中国电商第一村’青岩刘,虽然户籍人口只有1823人,但电商从业人员却高达2万多人。为了尽快摸清辖区情况,老冯每天的微信步数从没少于2万步,半年多走访了300多家企业,让我们派出所90后小伙都自叹不如。”辅警楼英华打趣道。
前不久,江东派出所接到预警,称青岩刘的刘大姐有被诈骗的风险,驻村辅警立即联系对方。在连续拨打了5次电话后,刘大姐终于接听了电话,但她不仅不相信驻村辅警的劝说,反而怀疑警方在监听自己的手机。无奈之下,驻村辅警只好寻求冯潮贵帮忙。
接到驻村辅警的求助后,冯潮贵迅速赶到刘大姐家,耐心跟对方解释起来。在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刘大姐终于如梦初醒,最终避免了经济损失。事后,刘大姐对冯潮贵十分感激,主动要求到社区警务室学习反诈知识,还逢人就说“要不是冯警官的耐心全解,我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辛苦钱”。
走进群众内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是冯潮贵的工作秘诀。今年清明前,商苑社区一初中男生因沉迷手机游戏遭父母责怪后,先后做出轻生、纵火、离家出走等过激举动。为了挽救这名男生,冯潮贵放弃清明假期,把他带到农村挖笋、认野菜、看古装戏,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事后,他又多次对男生及其父母进行引导,如今这个男生已放下手机,再也没有跟父母发生过争吵。
“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拥有一颗永远为百姓的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冯潮贵在总结自己31年警务工作时说。从“阳光校长”到开展心理辅导的“冯老师”,再到社区平安的“守护人”,昼夜交替,阵地轮换,冯潮贵始终不变的是坚定的信念与守护的初心,“无论我在哪个岗位,目标都不会变,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做百姓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