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陈佳琪 正文

【十八力】“奉献”成家风 义乌夫妻二人相继捐献遗体成为“大体老师”

发布时间: 2024-02-28 18:37:37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陈佳琪 车志蒙 编辑 何冬圆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开栏语: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人变得自信、乐观、向上,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免疫气场,让道德保持健康。当代社会,各种压力和道德欺骗事件让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产生了悲观情绪,需要正能量的鼓舞。2017年1月份开始,中国义乌网联合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义乌市网信办、义乌市文明办等部门,推出正能量栏目《十八力》,用最朴实的言语,记录义乌本地的感人故事,形成义乌正能量磁场。

  中国义乌网2月28日讯(记者 陈佳琪 编辑 何冬圆)“5年前,我父亲捐献了遗体,如今我母亲做了同样的决定,希望换种方式继续陪在父亲身边。”2月28日上午,87岁的王凤香因病离世,三个子女共同决定按照母亲生前遗愿,无偿捐献王女士的遗体和眼角膜。

  义乌市中心医院得知老人捐赠遗体的消息后,深感敬佩,第一时间联系义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接相关事宜。“我们子女都非常尊重和支持这个决定。”小女儿陈雪梅回忆道,母亲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常常把“吃亏是福”挂在嘴边,教导子女兄弟姐妹要时刻团结。父亲生前则经常提起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难医,如果自己的身体能用于医学研究,为解决这些难题作一点贡献,那么也就不辜负国家对他们的照顾。

  原来,王凤香并非家庭里第一位捐献者,早在2014年底,丈夫陈德福因身体状况不佳反复住院,至2019年身故后捐献了遗体、眼角膜和脑组织,眼角膜帮助至少两名重获光明,遗体和脑组织则送往浙大医学院中国人脑库,用于科学研究和教学,为医学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2019年,父亲去世说要捐赠遗体时,我们刚开始都以为是随口说说,后面父亲反复讲,才知道他是真的想做这件事。”陈雪梅说,母亲是在父亲去世后有捐献遗体的想法,生病后这个想法更加坚定,希望以同样的方式和父亲永远在一起。一位大爱的父亲,影响了妻子;而这位妻子,也影响着他们的孩子。“受到我母亲捐献遗体的影响,我和姐姐也有意愿捐献,希望把这种奉献精神作为家风一直传下去。”陈雪梅表示。

  据悉,王凤香是今年义乌市第3例遗体捐献者,其丈夫陈德福为义乌第8例遗体捐献者。目前,义乌市红十字会已见证了102例器官捐献、34例遗体捐献的磅礴大爱。“陈德福、王凤香夫妇是义乌市首例夫妻二人共同作出捐献遗体,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缅怀,再次向捐献者和他们的家属致敬。”义乌市红十字会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遵循“自愿、无偿”原则,近年来,义乌市民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不断提升,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登记者逐年增多。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