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义乌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百万汽车城”。作为浙江机动车保有量第一的县级市,估计在全国也难有县城能与之“掰掰手腕”。
汽车,对大部分家庭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件”。在这一消费领域走在前列,很能反映义乌作为全国“百强县”的经济实力;同样,四通八达的大交通体系,也让“车轮上的生活”成为了这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源动能。
在采访时,记者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惊喜,感叹义乌发展动力强劲,也有人担忧“路不够开”了,还有人顾虑生活幸福感是否会受到影响。因此,首发稿件中我们先针对性回答了三个问题:路越来越堵怎么办?空气会越来越差吗?车管业务、道路事故的处置效率如何保证?(此前稿件:刚刚,义乌成为全省首个机动车保有量破100万辆的县级市)
这三道题,义乌通过系统性布局、前瞻性施政、精细化服务,可谓“答”得游刃有余。但实际上,眼下还有三道必答题,直接关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第一题,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如何解决?
即便是村村通公交,轻轨也已建成运行,义乌市民出行还是高度依赖小汽车,“保畅通”和“停车难”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村里的“房东车位”、小区的“花式站桩”等屡见不鲜。据了解,目前义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趋势未变,但停车多头管理的局面有待解决,全市停车资源底数不清、智慧停车应用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建立一个从市级层面统筹建设的停车综合治理体系迫在眉睫。同时,这些年新能源汽车的比重逐年翻番,充电难、安桩难、隐患大的问题一直存在,充电桩数量远低于新能源汽车数量,这都将直接影响切身的幸福指数。
第二题,“慢行交通”如何保障?
可以说,你不一定是一名驾驶员,但你一定是一名行人。在义乌,人行道被大量占用设置停车位,右转车道需向非机动车“借道”,不断“挤压”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机非混行”带来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义乌快速路总里程居全省第三,但沿线配套交通慢行系统严重滞后,加之货车通行密集,交通安全隐患不言而喻。让该快的路快起来,但充分保证“各行其道”,才是真正尊重每一位交通参与者。
第三题,快速路堵成“慢速路”怎么办?
随着机场路下穿隧道、国贸大道延伸至金义中央大道段开通,义乌“一环一纵三横”的快速路网全面成形,吸流效应明显。但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工作日每天平均有46万辆汽车通过快速路,约占总出行车辆数的50%。受车流量过大、客货混行、出口疏散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快速路常常堵成了“慢速路”,直接影响了快速路网的整体安全水平和通行效率。因此,如何更精准地分配“路权”,提高快速路精细化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正如义乌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交通治堵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常态化的工作,不仅要匹配发展,开展交通建设投资,还要优化道路设施,提升通行效率,更要普法、执法相结合,让文明出行蔚然成风。
任何治理转变都不是简单化、一蹴而就的,贵在与时俱进,难在未雨绸缪。背后是规划的严肃性、施政的科学性、调控的艺术性、服务的精准性,唯有如此,才能让义乌在滚滚车轮中高速前进,且行且稳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