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镇倍磊村,又称双溪六石、倍磊街、倍磊埠头,始于宋代,崛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又被誉为民国时期义乌“烟灶达千”第一大村。近年来,佛堂镇积极推进倍磊古村保护与发展,让历史遗存与未来生活共融,在现代文明中赋予传统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
鸟瞰倍磊村
千年古村 文脉如织
走进倍磊村,随处可见白墙黛瓦。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义乌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保留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近百座。村里老人介绍,倍磊以前叫“双溪六石”。“双溪六石汇玉流,五桥四枧把门守”,一副对联将倍磊村山环水绕的村居环境形象概括。
双溪,指的是贯穿倍磊村的东溪与西溪,源自八宝山及其余脉。东溪又称锦溪(因倍磊有锦城之称),西溪又称竹坑溪。双溪是旧时村民生活用水来源,并滋润着千顷良田。六石,相传是村内的六块奇石,三石成磊,成倍就是六石。倍磊村名,由此而来。“这六块石头,我小时候都见过。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只剩下一块半有迹可循,面前的这半块就是其中一块石头被雷劈成两半剩下的。”倍磊村党委副书记陈兴海感慨道。
五桥,指的是建于双溪之上的石桥,诸如半溪桥、田大桥等,有些至今还在发挥作用。四枧,即堰坝,如桥头堰、双溪堰、大坑堰等。得益于先天的双溪环绕、后天的堰坝建设,倍磊农业旱涝保收,当地有民谚“大旱三分收,大涝三分成”为证。
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倍磊村自古繁华。据史料记载,义乌江进入倍磊区域后,水势突然变得平缓、江面宽阔,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因此也叫倍磊埠头。到了明清时期,倍磊埠头成了重要商埠,是浙中水运的主要商贸集散中心之一。
村里老人回忆,旧时的倍磊老街,南来北往的客商川流不息,十里八乡的人没有不知道倍磊村的。交通便利和商业繁荣,使得倍磊人很早就学会了做生意。繁华的航运和天然良港以及“市、街、埠”三者合一的独有商业模式,富裕了一代又一代的倍磊人。
明万历《义乌县志》也有记载,当时义乌全县有16个集市、10条知名品牌街、2个义乌江埠。倍磊村是唯一的以古代商业为主体,集市、街、埠“三栖”的古村落。
如今,在倍磊老街口的白墙上,依旧绘有一张《倍磊村图》。透过村图,仿佛看到了倍磊老街内曾经满满当当的酒肆、茶馆、当铺、铁店……
百工坊亲子研学活动(资料图片)
保家卫国 名声远扬
浙江省文物局日前公布了2024年第三批乡村博物馆名单,位于倍磊老街街头的戚家军义乌兵事迹陈列馆榜上有名。这座陈列馆,不仅仅是简单的乡村博物馆,更是倍磊人心底的精神丰碑,静静述说着戚家军那段辉煌而壮丽的历史。
明朝年间,义乌兵跟随戚继光抗倭、剿匪、戍边、修筑明长城,“壮士死于锋镝者不可计算”,义乌人口与明朝初期相比减少了一半以上。作为戚家军的策源地,倍磊村作出的牺牲更是巨大。“父不得恤其子,兄不得顾其弟,妻不得有其夫”。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义乌知县周士英更是为“拯一方之倒悬”,请求朝廷罢招义乌兵。
戚家军义乌兵中,英勇善战的倍磊陈氏子弟涌现出许多将校军官。根据陈炳光先生所著的《义乌兵中的倍磊籍将校》记载,义乌兵中的倍磊籍将校武官有49人之多。
倍磊籍抗倭名将有陈大成、陈禄、陈子銮、陈蚕、陈九霄、陈文澄等,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陈大成。作为戚继光的“左膀右臂”和倍磊籍义乌兵的“领头羊”,陈大成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保家卫国,经历大小战役数十次,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倍磊村的男女老少,依旧能对那段应征戚家军义乌兵的历史说上一二。在戚家军义乌兵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义乌人形成了刚正勇为的品格和精神特质,而这种特质也深深地根植于倍磊人的精神文化中,世代传承。
矗立在水塘中的倍磊村文化礼堂
未来乡村 华丽变身
连日来,在倍磊村农田附近的生态水渠驳岸边,几名工人正在完善佛堂农业“双强”示范区农旅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的观光栈道。这里将新建栈道、亲水平台、观景塔、水渠游步道及配套设施,进一步促进佛堂农业“双强”示范区建设,推动农旅融合转型升级。
佛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倍磊村借助佛堂农业“双强”示范区建设,围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引进社会化农业服务企业,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同时,以倍磊古建筑群为核心,有机融入古村文化、现代田园风情、未来乡村等元素,形成产业地图,积极探索打造老街休闲旅游与研学新路线。
倍磊村的华丽变身,还吸引不少农创客来村里扎根创业。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倍磊村为年轻创客提供前期研学场地免租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村新业态入驻倍磊村。拥有千年历史的倍磊村正在华美蝶变,演绎着未来乡村的新故事。
倍磊百工坊是首个入驻倍磊村的非遗研学项目。“目前我们开设了竹编、扎染、剪纸等不同的研学体验课程,供前来研学的游客和学生们体验。”倍磊百工坊负责人表示,倍磊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两年随着倍磊村的快速发展,老街上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
“特别想为倍磊村创作一个关于戚家军义乌兵文化的本土相声作品。”居住倍磊老街多年的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义乌市相声快板评书学会会长党勇表示,戚家军义乌兵的故事非常适合用来进行文学创作,他希望通过相声把义乌兵精神传递到更多地方。
倍磊村还是义乌市青年摄影家协会采风基地。近日,义乌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再次走进倍磊村,上门为42名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拍照服务。“每次按下快门,都是对老人时光的记录和沉淀。”义乌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会长徐伟说。
变化之后,便是水到渠成。今年年初,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和省风貌办联合公布2023年浙江省未来乡村创建成效评价结果,倍磊村成为我省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