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金华市举行一季度深入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奋进“港”“廊”“链”项目推进会。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新春第一会、省委、省政府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动员部署会等精神,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坚持企业为主、项目为王,进一步把牢干的方向、聚焦干的重点、激扬干的动力,激发拼抢状态,干出争先气势,决战决胜一季度“开门红”,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奠定坚实基础。
金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主持。陈玲玲、叶卫红、陈孝等金华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叶帮锐在金华主会场参加会议并发言。我市领导丁政、陈小忠、骆华勇、杨献等在义乌分会场参加会议。会上,义乌获颁2024年度金华市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朱重烈指出,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扛起时代使命,各个单位、各条战线全面挺进到“港”“廊”“链”主战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迈上新台阶。立足新起点,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重托转化为大干快上的昂扬斗志,拼出战场新作为,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项目建设要提速加力,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大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落实好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和“三分协调”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集中会商、协同破题,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最大限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平台支撑要提能升级,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滚动推进陆港重大项目,延伸拓展“第六港区”,增强中欧班列平台集货功能,迭代完善浙中科创走廊“1653”工作体系,引导更多链上重大项目、领军企业向平台集聚,不断提升平台支撑力、承载力、竞争力。改革创新要提标破题,攻坚突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统筹推进争取国家支持事项、省级落实事项、重大项目“三张清单”,加快推进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建设,推动人才政策存量“破”、增量“立”,深入推进高素质人才引育行动,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示范链,以超常规力度补齐创新短板。产业发展要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红利,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蝶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跃升,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支持政策,招引落地一批“大好高”“链群配”项目,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助企纾困,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朱重烈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工作重心聚焦到“落实”上来,对标对表清单化抓落实,全面强化过程管理和穿透式分析调度,及时解决堵点难点卡点问题,不断完善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条抓块统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汇聚赶超发展合力,铆足干劲、真抓实干,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张健要求,要提高站位、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树牢实诚实干实绩导向,大力弘扬“六干”作风,专题研究制定落实方案,明晰落实重点,压实工作责任,以新的过硬实绩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要对标对表、全力推动工作落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紧迫意识,加快制定下发各项任务书,确保每项目标任务一点不落、一贯到底、见行见效。要顶住压力、铆足干劲抓好开局,锚定“港”“廊”“链”主战场,用好“扬长补短”方法论,全力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提消费,确保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取得突破。他就做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顶格发力争取用好政策,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多措并举稳工业助企业,千方百计稳外贸促消费,底线思维筑牢安全屏障,抓好生态环保和美丽金华建设,确保实现“开门好”“开门稳”“开门红”。
叶帮锐在发言中说,新春开局之初,省委、省政府在义乌高规格召开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动员部署会,令义乌上下倍觉温暖、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义乌将以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大力弘扬“六干”作风,紧扣省委“132”工作部署,强势攻坚“港”“廊”“链”主战场,以超常规思维、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狠抓落实,强攻经济主战场、改革主阵地、开放主平台、创新主引擎、共富主窗口,奋力打造新典范、再造新辉煌,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贡献更大义乌力量。
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前往华东国际联运港杨梅塘铁路货运中心、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云蝶中心、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园、胡思零碳产业园等地考察。项目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生产建设忙碌,一派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