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财经 正文

潮涌商城千帆竞 全域蝶变万象新——义乌市上半年经济向新向好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8-15 09:02:09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义乌商报记者 吴峰宇 龚盈盈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八月,骄阳似火,一场比天气更火热的拼抢热潮在“世界超市”轮番上演——

  看开放能级,动能澎湃。上半年,义乌市实现出口额达3586亿元,对全省外贸增量的贡献率高达41%;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累计开行1601列,发运13万标箱,同比增长11%;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自开港以来,海铁联运班列已突破100列;外资经营主体数量更是历史性突破1万户,成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破万的县级市,彰显出义乌对外开放的强劲活力。

  看经济韧性,稳中向好。在高基数基础上,义乌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GDP1261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位居全省17强县(市、区)第1位、十强县(市、区)第1位、金华县(市、区)第1位,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增长动能。

  看创新活力,勇攀高峰。夺得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的殊荣,是对义乌制造业向“高精尖”跃升的最佳褒奖;25项全国全省“首单”“首例”“首批”的落地,则是义乌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的生动写照。

  看城市人气,宜居宜业。义乌不仅是生意的热土,更是生活的沃土。斩获乡村振兴“神农鼎·银鼎”,连续三年荣获“大禹鼎”金鼎;上半年全市接待全域游客1853.7万人次,“义乌好好逛”成为城市新名片,旅游综合收入达158.37亿元,凸显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

  这样的场景让人振奋。上半年,面对贸易摩擦、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性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义乌坚决扛起“外贸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重点围绕强改革、稳外贸、拓市场、抓项目等多个方面,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走出一条向新向好的增长曲线。

  改革之“新”赢得主动

  上半年义乌经济答卷,核心是“稳”。这种“稳”的根基,在于抢抓国家一揽子政策机遇,以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用政策创新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让发展动能在改革中持续涌流。

  今年2月6日,省委、省政府在义乌市高规格召开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动员部署会。这份来自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与鼎力支持,让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干劲十足。6天后,2月12日义乌市召开干部大会暨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推进大会,迅速响应省委、省政府部署,吹响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奋战号角。

  改革,一切为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贸易更加便利。今年,义乌不断迭代原有改革成果,多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市场采购出口化妆品采购地检验改革、“跨境电商清单+报关单”集拼出口、“TIR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自动签发、进口供应链创新首单落地……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获批以来,已陆续有一系列改革举措率先落地,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上半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4058.3亿元,同比增长25.0%;进出口值占全省份额的14.9%,占比提升2.2个百分点。

  好消息接踵而至,为支持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先后出台举措。今年7月,海关总署下发《海关支持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十项措施》。杭州海关迅速响应,同步推出10项配套措施,内容涵盖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改革、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先查验后装运试点等多个方面。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若干举措》,推出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15项支持举措,支持义乌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改革之“新”,体现在项目支撑。当前,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一期、稠江智能制造产业园、心叶电商贸易总部(中转)项目等21个项目已竣工或已投用,华川新型包装板材制造基地、东和株式会社(中国)总部项目等60个新建市重点项目已开工。

  改革之“新”,体现在政策赋能。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均把“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重点任务。4月,义乌对外发布《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2025年版)》,就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8个重点领域出台经济发展“政策包”,共计47条政策措施,涉及财政资金70.03亿元。

  除了综合性政策外,义乌市各部门还细化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确保基层有感、群众获益、企业得利。

  裂变之“拓”赢得舞台

  今年上半年,全球贸易壁垒高筑、地缘风云激荡、内外需求趋缓,多重承压之下,义乌以“拓”破局,于开放深水区主动谋变、向纵深掘进。其“敢为天下先”的锐气,既是破壁之举,更成博弈中抢占先机的战略定力,让其在波诡云谲的竞争中,始终立于开放潮头。

  全力拓市场,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深耕东南亚、拉美、非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通过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招商、纵深推进品牌出海、打造外贸AI大模型等系列组合拳,继续加快抢占外贸新赛道,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义乌深谙“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逻辑,用数据与行动印证多元布局的价值:上半年,义乌市对非洲、拉丁美洲、东盟和欧盟分别进出口719.5亿元、621.7亿元、475.3亿元和402.9亿元,分别增长24.4%、15.2%、43.7%和21.3%。这种“不把希望寄托于单一市场”的清醒,还体现在企业马不停蹄的参展步伐中——上半年,683家外贸企业、1424人次奔赴91个境外展会,从德国纽伦堡到印尼雅加达,从墨西哥到乌兹别克斯坦,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义乌商人的身影。

  听,“走出去”的步伐铿锵有力——今年新增出海项目14个。目前,已累计在全球28个国家布局出海项目60个,带动5000家经营主体拓展海外市场。值得关注的是,继迪拜之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第二个海外分市场于6月26日在日本大阪心斋桥商圈正式开业迎客。今年1月,Yiwu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开业以来,迅速落户全球十多个国家,让“世界超市”的触手延伸至五大洲。

  看,“万里行”的成效硕果累累——今年义乌市深入推进“市场万里行”行动,组织数百家企业赴云南磨憨、江西景德镇、福建晋江、河北正定等地开展30多场促贸引流活动。今年义乌专业展馆预排展会56个,相当于每周就有1场会展举行,展会密集程度位居全省县域首位。

  热,“抢铺位”的劲头滚烫炽烈——今年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启动“新摊主”招募以来,仅婴幼童成长用品、护肤及医美用品行业报名人数突破了1.9万户,往往是一个商位,好几人竞标。目前,全球数贸中心市场板块已完成竣工验收,计划今年10月开门迎客。

  强力拓通道,在“买卖全球”上迭代深化,而开放通道建设至关重要。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获批以来,义乌始终聚焦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全力拓宽物流开放通道,促进浙江中欧班列能级跃升,义甬舟大通道扩容提质,卡航第四通道创新突破,口岸功能不断优化提升。

  今年2月21日,全省首票“TIR+跨境电商”货物从义乌发运;4月11日,长三角地区首趟整列铁公多式联运班列从义乌铁路西站鸣笛启程;6月17日,浙江中欧班列消费型锂电池混装运输班列长三角首发;6月27日,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开港运营,集装箱货物在此“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同于进入宁波舟山港,世界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和世界第一大港实现高效连接……

  凭借持续增点拓线的强劲势头,浙江中欧班列已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到达境外站点100个以上。上半年,浙江中欧班列累计发运集装箱13.1万标箱,同比增长11.1%;海铁联运发运4.8万标箱,同比增长3.94%。

  发展之“进”释放活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上半年,义乌工业坚定不移走“制造强市”之路,深化“贸工联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而发展之“进”的根基正源于此。

  “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车”——在领克汽车义乌工厂总装车间,这一速度背后,是智能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自动牵引车有序穿梭,关键部件精准安装,现代化流水线以这样的节奏持续输出,直观展现着“义乌智造”的澎湃动能,更成为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鲜活缩影。

  今年上半年,义乌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7.7亿元,增速11.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完成制造业投资101.4亿元,增速11.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30.31亿元,同比增长3.54%,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66%,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总量、比重均居金华第一;在全国首创外国投资人才分类标准和积分制评定体系,构建起外国人才“引留育”全链条生态,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发展之“进”,活力源于消费。先看一组数据,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44元,同比增长5.7%。这表明义乌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也成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例如,“以旧换新”政策成为激活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义乌市继续强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力度,组织汽车、家电商家开展促销活动,实现企业优惠与“国补”政策叠加效应。今年上半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47.0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一季度显著提升4.4个百分点。国家补贴政策与商家让利形成叠加效应,让义乌市广大的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发展之“进”,活力源于展会。今年义乌市专业展馆预排展会56个,大力推动“展、会、节、演、赛”新体验经济融合发展,鼓励各类主体在展会同期举办会议、赛事、演出、市集、文创美食节等活动,有效促进“客商”向“游客”转化。上半年义乌市共举办经贸性展览32个,同比增长33.33%,吸引境内外专业采购商101.06万人次,同比增长29.8%。同时,预计整年带动酒店、餐饮、交通、旅游、广告、物流等相关产业收入超100亿元。

  发展之“进”,活力源于文旅。上半年,义乌市通过持续深化“义乌好好逛”文旅IP的建设与运营,聚焦“品世界美食、买世界商品、交世界朋友”城市标识,进一步放大购物旅游吸引力,拓展入境游市场。上半年,全市接待全域游客1853.7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8.37亿元,同比增长11.75%;接待入境商旅29.9万人次,同比增长19.6%。

  2025时间过半,展望下半场,前行充满挑战——外贸压力仍不容忽视,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义乌将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努力形成更多具有义乌辨识度的国家级、省级改革成果,加快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世界小商品之都“金名片”,为“经济大省挑大梁”贡献更多义乌力量。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