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财经 正文

义乌构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服务新体系

发布时间: 2025-10-11 08:37:26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龚盈盈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感谢领秀化妆品产业科创研究院发挥新型科研平台作用,联合高校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帮助我们成功研发出‘甲用凝胶配方优化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投入运行,借助先进算法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美甲凝胶配方研发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新产品开发效率提升超40%。这让我们在产品迭代速度上抢占先机,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日前,我市一家化妆品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

  这一案例,是我市构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取得实效的剪影。今年以来,面对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研发能力弱、技术储备不足等现实困境,市科技局以“市场需求+政策赋能+科技合作”三轮驱动,探索建立精准化、可持续的科技服务新模式,助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过去,中小微企业因缺乏独立组建研发团队的能力,难以开展自主创新,长期依赖模仿和跟随策略,导致行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积极探索“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牵头、中小企业会员制参与、民非性质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通过资源共享、成本共担、成果共享的方式,降低单个企业的创新门槛。

  同时,推行“企业委托研发+外聘专家助研+统一组织管理”的运行机制,增强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黏性。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家此类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开展科研项目60余个。其中,智能制造研究院已与40多家模具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光电涂料、玩具制造、康复医疗设备、金属加工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已完成12个项目并实现成果转化,有效推动相关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

  在政策层面,我市推出“双向激励”支持机制:一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开办投入和研发支出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对企业支付给机构的研发费用予以补贴,有效激发双方合作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以义乌市云链智能制造研究院为例,该院自主立项15项技术研发课题,截至9月已实现营收860万元,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3000万元,新增技术成果10项以上,税收贡献超过200万元,有望获得各类奖补资金超200万元。

  “针对该政策,今年我们计划安排专项奖励资金1000万元以上,服务中小企业600家以上,推动研发从业人员达500人以上,累计开展研发项目80项以上,力争全年撬动行业研发投入超1亿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强化内部机制和政策保障的同时,我市还着力构建“研发机构+高校院所+企业”三位一体的多元协同创新网络,打破以往技术对接“靠关系、碰运气”的随机模式,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通过建立“需求—供给—服务”三单联动机制,系统梳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精准匹配全国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目前,已有10家研发机构与2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涵盖材料科学、智能控制、绿色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

  “市场需求+政策赋能+科技合作”三轮驱动机制运行一段时间以来,成效明显。数据显示,这些研发机构已为全市4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了科技服务,达成科技合作经费4000余万元。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