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一批应用“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的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拼箱货物,在义乌快件(跨境)监管中心完成申报,经义乌海关查验后,通过公路转关运抵宁波北仑港,随后装船发往美洲,标志着全国首个清单与报关单数字化拼箱的“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试点在义乌顺利落地。
“先查验后装运模式让我们货物的周转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同时,跨境电商清单能够应用于拼箱后,我们的选择更加灵活。清单模式不受申报时间限制,而且补落货的时间更短,装箱利用率更高。这让我们对后续发货更有信心,计划进一步增加该模式下的出口量。”浙江达岸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涛表示。
据悉,在传统模式下,拼箱货物通常需要在监管场站外完成组货后,以集装箱整柜形式运至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若拼箱的任意一票货物接受查验,都需将整柜货物掏箱,其他的拼箱报关单都需要等该票货物查验完毕,再重新装箱出口。这一重复掏装箱的过程不仅耗时,影响通关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和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义乌的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较大,而跨境电商单子小、成本竞争激烈的特点,也让拼箱出口成为众多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首选模式。为有效破解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先拼箱再通关”模式下“一票命中,整车等待”的难题,杭州海关立足义乌外贸发展实际,推出《杭州海关支持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十项措施》,支持将“先查验后装运”复制推广至跨境电商清单出口业态。
为保障试点顺利落地,杭州海关提前梳理新模式通关流程以及配套信息系统优化需求,指导运营企业陆港集团设置作业场地并合理设置功能分区,通过搭建“两系统一平台”智能监管体系,实现对货物从进场、理货、移位、堆存、装箱至在途运输的全流程可视化动态监控,以科技赋能实现精准监管与最小化干预,确保新模式安全、高效运行。
“该模式精准切中了跨境电商小批量、高频次的业务特点,也标志着在义乌率先落地的‘先查验后装运’模式进入了‘升级版’,我们希望通过该模式创新助力义乌‘卖全球’,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义乌海关驻机场办事处业务一科科长叶正阳介绍。据初步测算,在该模式下,跨境电商货物出口效率可提升约30%,成本降低约15%。
据悉,该模式在推动过程中,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在义乌市市场发展委、义乌海关的大力指导下,全力推动“先查验后装运”改革扩面至快件(跨境)监管中心,积极推进场地设施升级与信息化建设,通过科学划分查验、待查、放行等功能区,配备高清监控、智能识别与自动化传输设备,构建起联通企业、场站、海关的“两系统一平台”智慧监管体系,成功落地“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进一步放大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