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义乌市蝶妃化妆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华从义乌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新换发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这是金华发放的首本“一证多址”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等了1年多,终于把这本证拿到了。”之所以如此感慨,因为这背后包含着义乌市场监管部门与“蝶妃”的共同努力,正是“蝶妃”的一个诉求“撬动”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部规章的修改,全国超4000家化妆品企业都将因此而受益。
起因:企业提出诉求
“蝶妃”是义乌一家从事护肤、美容修饰类化妆品生产的知名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品类的丰富,位于北苑街道的厂区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2012年,公司在义亭工业区设立了新厂区。“公司产品产品全部销往欧美,客户对生产环节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很高,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和验厂最基本条件。”在去年的一次走访企业活动中,陈建华向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建富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一本营业执照说明是一个主体,但是两个厂区分别是两本许可证,我们申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和验厂时都需要进行两次。”他说,如果许可证也能和营业执照一样‘一证多址’,认证和验厂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得知企业诉求后,朱建富马上就联系了负责化妆品许可证审批和监管的工作人员进行讨论。
破题:撬动规章修改
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蝶妃”的情况后,发现不少化妆品企业都有多个车间的情况,希望早日实现“一证多址”的呼声也很高。另外,工作人员还找到在药品生产企业中已经有“一证多址”的例子。
经过多方调研商讨,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在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了汇报,这个意见立即引起了省局的重视。省局领导表示,将同一企业两个车间的生产许可证合为一本,这是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不容忽视。就这样,一家义乌企业的诉求来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最终起到了效果。
去年12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了《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明确“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场所申办分厂,按照新申办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程序办理,在原证上增加新厂区地址。”目前,“一证多址”的内容已被纳入到正在修订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化妆品生产许可“两证合一”等新政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中。
受益:利于塑造形象
“以前两个厂区有两本证,需要分别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和验厂,就要支付两笔费用。”陈建华掰着指头数道:“ISO9001、ISO14001、GMP认证、HACCP认证……许可证合为一本后,每一年光认证和验厂费用就能至少节省50万元。”同时,在化妆品出口过程中,需要对工厂和出口产品进行安全认证和备案,实行“一证多址”后,认证和备案也只需进行一次,减少了不少重复劳动。除此之外,“一证多址”还减少了公司人力、物力的开支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据悉,目前全国有超4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化妆品生产企业‘两证合一’和‘一证多址’等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下,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审批将更简便、证后管理也更简易。”义乌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