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义乌网11月9日讯(记者 陈佳琪 编辑 程雄)11月8日上午,义乌市上溪镇王村迎来一年一度的甜蜜榨糖季。作为“上品红糖”产地,王村共富工坊在党建引领下把原有生产线基础上“再升级”,融合咖啡文化、红糖研学等新业态,联动“金萧共富带”发展,走出一条“非遗技艺+甜蜜共富”的创新之路。

走进王村红糖共富工坊,三块液晶显示屏实时呈现宣传视频与生产全过程,游客可通过非遗制作技艺参观廊的超大视窗,见证甘蔗清洗、榨汁、熬制的完整流程。“每罐红糖都能溯源,品质全程可溯。”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斌介绍,今年工坊完成“土作坊”到现代化生产线的转型,新增食品共享检测中心,依据行业标准对红糖分级,“上品红糖”仅选用特级产品,同时为周边种植户、学校食堂、生鲜超市等农产品农残速测提供检测服务。

开榨仪式上,泰国香米红糖酥、红糖山核桃、红糖香榧等12款红糖新品走秀吸睛。如今,红糖衍生产品已有50余种,值得一提的是,11月初,该村正式投入使用300多平方米的地下冷库,大大延长了红糖深加工产品的制作、销售周期,让“甜蜜经济”全年持续。

“给我来一杯红糖拿铁!”在王村共富工坊一侧,一家名为“蔗家咖舍”的糖咖全新开业,成为王村以红糖融合咖啡文化打造的全新消费场景。今年9月,王文斌与上溪镇乡村创客吴俊聊起咖啡文化与红糖产业融合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一家由王村提供场地,吴俊团队主理,融合“上溪八味”的糖咖就此诞生。目前该店已推出红糖拿铁、姜汤拿铁等4款特调,融入潜溪村生姜、仙坪村青柴棍等“上溪八味”食材,成为游客打卡新地标。主理人吴俊表示,未来还将根据季节结合桑葚、桃子等本地时令农产品,研发更多特色口味。

与此同时,王村红糖研学也热度渐升。当天,绣湖小学师生走进工坊,参观红糖文化展示中心,了解“一根甘蔗”的故事,下蔗田拔甘蔗,通过移动研学生产线体验红糖熬制。“冷库投用后糖水可长期保鲜,研学活动将不受季节限制。”王文斌说,他们还通过绘本来推广红糖文化。近日,浙江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儿童绘本《红糖甜甜》,正是义乌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结合王村红糖文化创作而成,将红糖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据悉,王村今年种植甘蔗360多亩,预计产糖30万公斤,村集体收入将实现翻番,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当天,该村还签约了文旅融合、电商直播等项目,构建起全产业链生态。如今的王村共富工坊,已成为集生产加工、检测展销、冷链运输、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红糖共富中心。而“金萧共富带”是上溪镇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王村、和平村、新民村、苦竹塘村和里美山村5个村,通过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方式促进共同富裕。

“王村红糖产业的发展与上溪正在推进的‘金萧共富带’和‘百坊连百集’战略紧密契合。”上溪镇镇长金颖表示,该镇将以王村红糖为样板,打通“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文创IP+渠道营销”的路径,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联动“金萧共富带”产业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上溪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