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12日讯(记者 蒋守洋 通讯员 周晓)“真心实意地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耐心细致地化解矛盾纠纷,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调解员吕良兵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吕良兵,他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协警到一名出色的人名调解员的转变。做调解工作三年来,他已接待来访群众上万人,经他调解的大小矛盾纠纷达一千余起,《调解协议书》装满了整整两个柜子。
良兵为标兵
吕良兵,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到哪都是良兵、好兵、标兵。自2004年加入义乌市北苑派出所当协警员,从警12年以来,先后获先进个人、优秀协警员等荣誉称号10次。
刚到派出所当协警时,吕良兵被分配到监控中心,每天面对监控视频,认真分析辖区发案情况。从发案时间、地点、特点出发,细致研判,逐渐掌握侵财型盗窃、抢案件的规律,猫鼠同步,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子巡逻,从中识别犯罪嫌疑人。吕良兵在监控中心工作一年余,经其识别抓获的盗窃违法犯罪嫌疑人25名。
次年7月,为遏制多发的侵财案件,北苑派出所成立巡逻中队,吕良兵担任巡逻中队长,他带领巡逻队员出没于侵财案件多发区域,通过工作,辖区侵财案件得到明显控制,与此同时还抓获一批又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当年8月中旬晚11时,吕良兵带队在北苑街道何麻车小区机场路桥洞处巡逻时,发现4名小年轻蹲在桥洞底下。吕良兵上前只瞥了一眼,觉得4人可疑,经盘问,4人吱吱呜呜,后吕良兵从4人身上找出管制刀具1把,麻绳2根,胶带1卷,口罩一个。后经审查,4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了预谋抢劫整个过。吕良兵在巡逻中队工作两年,抓获或协助抓获各类嫌疑人员170余人。
之后,吕良兵调至北苑街道丹溪社区任流动人口专管员,在人口管理上,吕良兵带领导全班协警走村串户,逐人逐户地搞基础调查,无论三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在辖区大街小巷都留下吕良兵的身影。
“三心”化“冰心”
2014年,因工作需要,吕良兵调任北苑街道驻所第二调解室,成为一名人民调解员。
刚干上这份工作,吕良兵起初在工作中并不顺利。有时双方当事人明明协商好的,可一转眼又出现反复;有时《调解协议书》都签订了,过了几天甚至几个月,当事人又因伤势或别的原因要求重新调解。
吕良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细心揣摩,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工作窍门:用“真心、耐心、细心”去化解矛盾双方的“冰心”。吕良兵说:“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无论一时的情绪多么激动,都要用真心去接待,耐心去疏导群众的情绪,细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去年5月,北苑街道季宅村旧村改造时,相邻的两户季某和龚某发生矛盾纠纷,双方多次发生争吵,多次调解依然僵持。吕良兵了解事情原委后,邀请村干部一起到两家做思想工作,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经过经一个月来回奔波,矛盾双方为吕良兵的诚心感动,最终达成谅解协议,季某和龚某握手言和,冰释前嫌。今年7月2日上午,北苑街道经发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原因是江西籍李某在红绿灯处超车时与贵州籍的何某发生口角,李某情绪失控,故意倒车撞向何某轿车,何某的轿车再次撞上后面江苏籍赵某。在派出所调解过程中,李某和何某情绪激动,吕良兵耐心劝解做三方思想工作,直到次日凌晨,肇事人李某才平复情绪,点头答应赔偿。
短短三年,经吕良兵调解的矛盾纠纷多,有时每天多达七八起,但无论多忙,吕良兵总能沉得住气,有条不紊、细致耐心地做好本职工作。但凡遇到重大矛盾或“骨头”纠纷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吕良兵,吕良兵也因此成为了北苑不少居民心中化解矛盾的“老娘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