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小洁走义乌 正文

应建勋:从商人到“老娘舅” 游走在法理情间的调解高手

发布时间: 2016-09-07 20:48:11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沈颖洁

  中国义乌网97日讯(记者 沈颖洁)原本情绪激动的双方,经过中心调解室的人民调解员一番耐心劝导后,都渐渐恢复了平静,调解结束后,双方都满意而归。后宅中心调解室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今天下午,中国义乌网记者来到了位于后宅街道的中心调解室。

  从村子里走出来的“老娘舅”

  当记者走进调解室时,人民调解员应建勋正在忙着给当事人打电话,一旁的记录员黄杭生说,这就是他们的日常,不是在调解室进行现场调解,就是一个个打电话去用电话劝导。十几分钟后,应建勋终于有空坐下来,向记者谈起了自己的“调解缘”。

  在二十几年前,应建勋是一名普通的商人,只懂如何做买卖。出身农村的他经常听到村里会有争吵声。一些小矛盾、小纠纷时有发生,却无处解决。2002年,应建勋被选为义乌市人大代表,从那以后,他就自愿当起了村里的“老娘舅”。小到邻里纠纷,大到人身损害,应建勋总能轻而易举地化解双方的矛盾,让双方都心服口服。应建勋过人的调解能力被街道发掘,被安排到塘李片的第二调解室工作。

  2014年10月,街道成立了中心调解室,给他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让他亲自挑选成员,组建调解小组。于是,由应建勋带领的三人调解小组成立了。

  “游走”法理情之间的“调解高手”

  对于调解员来说,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控制好法理情之间的关系。在多年的基层经历中,应建勋摸索出了处理这些纠纷事件的核心准则:以法律为准绳,以情理为引导,用心理来化解,三者缺一不可。应建勋说,引起纠纷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缺少沟通,不熟悉法律知识。因此,他扮演的其实就是一个桥梁的作用。让双方有一个地方说话,有一个机会学法。“来我这里调解,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说。”应建勋说,往往当事人进门时是最激动,也是最听不进人劝的时候,这时候,就要让他们畅所欲言,有什么诉求和要求都尽情地说出来。“等他们都说完了,我再开始逐一击破,调解他们的情绪。”

  “爱管闲事”不顾家事的“工作狂”

  在后宅街道,大家都知道应建勋是个“白加黑工作狂”。自中心调解室成立以来不到两年时间里,应建勋和他的调解小组共处理了近千起案件,成功率达99%。中心调解室成了街道里每天最热闹的地方。“有时候调解双方一下子情绪上来,到了午饭时间也不肯罢休,我们也得跟着他们饿肚子。”应建勋说,自从做上了调解员,他的一日三餐就从来没有正常过。“纠纷矛盾说来就来,我们只能24小时待命。”应建勋无奈地说,就因为这事,妻子还经常跟他抱怨,说他只顾工作不顾家。

  由于应建勋并非科班出身,他在调解纠纷之余,更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应建勋说,调解员肩负维护社会和谐重任,他要以一种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状态,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既然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应建勋说,虽然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工作上,但每当化解一个矛盾,得到当事人的感谢后,他都会有无比的成就感。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郑忆昕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