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22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刘军)“有的人虽然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这是陶辉平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他觉得,即使自己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但他的血还在活着的人身上流淌着。
今年38岁的陶辉平,是福田街道下西陶村人,一名小货车司机。他在过去的18年中献血70多次,所献血量多达4.5万毫升,约相当于8个成年人的血量。他还是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陶辉平曾获得国家卫生部、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颁发的金奖二枚、银奖一枚,浙江省人民政府还给他颁发了“无偿献血之江杯”奖,被人们称为“献血达人”。
受父亲影响他成了无偿献血冠军
11月16日上午,几经相约,记者终于在义乌港A区仓库见到了陶辉平。
陶辉平,个头不高,略显清瘦,穿一身灰色工作服。他从货堆中走出来:“等会把货物装好了,我得马上给人家送去。”停在一旁的小货车上,货物已堆得老高。
据了解,陶辉平的童年很不幸。1989年的梅雨时节,荷叶塘发生了数十年一遇的洪水,农田被淹没,村里的电力设施被冲毁。陶辉平的父亲是退伍军人,为确保老百姓夏收夏种,义无反顾地冲在一线抢修村里的电力设施,不幸触电身亡。那一年,陶辉平才12岁,还有一个10岁的妹妹。
父亲是为大伙抢修电力设施献出生命的,他的义举让全村人动容,这对陶辉平的影响特别大。陶辉平牢记着父亲生前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只要别人有需要,能帮就帮一把!
后来,村干部、左邻右舍把陶辉平兄妹俩当成自家的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兄妹俩感到无比温暖。“身边有这么多好心人,我长大后一定要像他们那样去帮助别人。”陶辉平坚定了这个信念。1998年11月11日,也就是陶辉平20岁生日的前一天,他决定去无偿献血回报社会,以此庆祝自己的生日。自此,他每年都参加3次以上的献血活动。到2010年,他已经成为全市的无偿献血冠军。
义乌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陶辉平是义乌血站的常客,也是圈内的“红人”。除了献血,他还主动加入献血宣传志愿服务队。渐渐地,他走上了很多献血者都会走的一条路
-从献全血到献成分血,再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觉得这样就能帮助更多的人。
早在2004年夏天,在红十字会组织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会现场,陶辉平二话没说,就登记采样。他说,这是好事,他欣然报了名。回家后,他很自豪地跟妻子说:“我要去救白血病人了!”
2011年初,市红十字会收到台湾红十字会的求助信息,要为一位患白血病的台湾同胞配型造血干细胞。幸运的是,陶辉平配型成功。陶辉平得到这个消息后喜忧参半,喜的是又有一位受助者的血管里将融入自己的鲜血,使该受助者得到重生,忧的是一旦自己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两年内不能献血。经过再三权衡,最后陶辉平毅然选择捐献造血干细胞。
陶辉平说,他献血,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回报社会。有人因为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而获得新生,这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2011年4月,陶辉平如约去杭州为求助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使受助者得到及时救助。陶辉平成了我市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面对亲朋好友及社会各界的褒扬,他只说了一句话:“救人是好事,是我应该做的!”
只要身体允许就不会停止献血
“李师傅,把货物装好就叫我,别耽误了!”11月16日上午,记者在义乌港A区仓库采访陶辉平时,他一边接受采访,一边不断关注着小货车上的装货情况。
“今年已经献血3次了,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不会停止献血。”陶辉平说。
目前,陶辉平是一家货运公司的小货车司机,长期送货。他有两个女儿,一个读小学,一个读初中。两个女儿时常把爸爸获得的数十本献血荣誉证书翻出来看,总是看不够。在女儿心中,陶辉平是一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父亲,她们说,自己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陶师傅,货装好了。”一旁的装卸工人喊道。陶辉平说了句“我得去给人家送货了,误了事可不行”,就径直跑到小货车前,检查了一遍,看看货物装实了没有,马上发动汽车,一会便融入茫茫车流。可是他那句“只要身体允许,献血就不停”的话,却依旧回响在记者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