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编成十万字的书籍,建成遗址纪念碑……八旬老人十年执著留住乡愁

发布时间: 2016-12-20 09:41:12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张静恬

  中国义乌网12月2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张静恬)日前,山口村遗址纪念碑于赤岸镇柏峰水库皇门殿桥头落成。矗立在这片青山绿水间的纪念碑,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一个村庄。而这工程的完成,离不开一个老人来回奔走的身影,他就是山口村的原住村民丁樟禄。

  “在我有生之年,两件事的做成让我终身无憾,一是花了八年时间,编写了一本10万字的书———《记住乡愁———消失了的山口村》;二是花了一年多时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柏峰水库皇门殿桥头建‘山口村遗址’纪念碑及配套工程。”轻抚着石碑,今年81岁的丁樟禄老人动情地说道,“这下再也不会让人忘记躺在水库之下的家乡了。”

  多方合力终建成

  “建遗址纪念碑的想法是在《记住乡愁》一书出版印刷的时候突然萌生的,书籍的覆盖面相对较小,但是纪念碑就不一样,只要有人到那里,总会看到它。”老人说道。

  绕过曲曲折折的山路,径直穿过皇门大桥,一种辽阔在眼前任意地铺展,前方一块高5米、宽1.5米的石碑赫然入目,上面醒目地刻着五个鲜红的大字———山口村遗址,笔力遒劲、形神兼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村庄曾经的炊烟袅袅、鸡鸣狗吠。

  谈起建纪念碑的缘由,老人小心翼翼地从房中垒堆成山的鞋盒中翻出一沓沓资料,这些都是他十年来的珍宝。他说:“就是这篇发表于2015年4月30日、写领导对义乌水库移民的重视的新闻报道,那一刻,让我突然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不到两百字的一篇消息被老人精心裁剪下来,粘贴在白纸上,并在旁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有关如何建设纪念碑的途径。

  有了方向,立刻开始行动。年岁渐长,记忆力减弱,所思所想必须用纸笔记录下来,一本老旧的笔记本过不了多久便爬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电话、地址、人名……内容虽多,但在细心的记录下,一切都清楚明了。

  “山口村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必须要找一个邻近的村庄作为代表方来提出项目申请,我一个老农何其有幸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在老人的娓娓讲述中,一个充满人情味的遗址建设过程渐渐明晰起来。一路艰辛,总有人和他一起携手共进;碰到死局,路口总有人为他点亮明灯。“从市里到乡镇再到村里,各级领导、朋友都鼎力支持,一项工作完成了,另一项马上便会帮我提前连接上。”谈到此,老人对所有人表达了由衷的感激。

  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年的7月8日,山口村遗址纪念碑开工典礼举行,梦想终于插上了翅膀。建设期间,老人心里时刻牵挂着,一有空隙便寻思着去施工现场看看,那时,青山绿水间总有一个略显佝偻的老人蹒跚行走其中,看着路面慢慢平整、石块渐渐耸立。

  旧时回忆再呈现

  “柏峰仙迹、石蛙上山、羊食仙草、老翁拜佛……前面还有好些景点呢!小时候,我就爱在这片山水间玩耍,看石头、听水声,山里时间过得飞快,常常忘了回家的时间。”环顾着四周的山水,老人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从纪念碑旁走过,一条蜿蜒水泥路纵深着把人带向远方。一旁的山坡上早已铺设了全新的石阶,绕着森然垒叠的峦石迂回转过,然后再直直通向高处。不时有三五成群的游人从山林隐蔽处冒出来,打破寂静。行走之中,日光云影勾画的明暗韵律,洒在丁樟禄老人的笑脸上,时光是如此悠长。

  “我在山口村生活了34年,这一带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早已牢记在心中。去年开始,依着书籍记载和自己的记忆,我准备把这些景点都找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丁樟禄说道。

  从此,丁樟禄老人和朱天平,还有在山脚下承包山林的杨均清三个人,携手共进,循着已经隐没的一肩宽旧路,用一把砍刀,为工程的实施砍出了一条新路。“我在山脚下生活了20多年,这十几年丁樟禄老人和朱天平因为山口村的事频繁来到这里,我们都已经成为老朋友了。”杨均清说道。

  “像接近山顶处的蝙蝠洞,以前是村里孩子冒险的地方,45米长,里面黑漆漆的,而且越往里走越窄,满足了我们所有的奇妙幻想。我记得那时候洞里的蝙蝠很多,蝙蝠粪又是非常好的肥料,因此庄稼人常来这里挑粪,当时100多人一齐前来的盛况依旧历历在目。”指着山洞,老人兴奋地回忆道。

  300多米垂直高度山体上,景点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老翁拜佛”的朝参暮礼、“羊食仙草”的梦想与执着、“神仙隐蔽”的空灵竞秀……环绕在柏峰水库周围,依山傍水,置身其中只觉得目酣神醉。“真的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甚至石块上植物生长的位置和方向依旧是原样,只是越长越高了,就和我这个老头子的年龄一样。”老人感慨地说道。

  仰望天空,天空如掉了底似的一片湛蓝,只有断断续续的云片在穹隆下依稀抹下几片淡白;眺望远方,平静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山口村是幸运的,在后人的祭奠中得以渐渐浮现,这里曾经的人、事、物、景化成文字、绵延成思念,升起在这辽阔的湖面之上,等待着四面八方的未归人。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