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1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应悦 通讯员 龚俊玮)自从新农村数字电影赤岸室内放映点投入使用以来,吃过晚饭的赤岸镇村民常常三三两两结伴来此,有序地找好位置,聊着天等待电影开场。问起村电影院的事,村民们自豪感油然而生:“比得上城里的大影院!而且票价又很实惠,这真是一件大好事。”
今年,位于赤岸镇大乔路和苏溪镇好派路的2家连锁式“农村影院”相继建成开业,这2家“农村影院”均由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义乌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落实“政府购买、群众受惠、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指导原则下的有力探索和尝试。时至今日,农村影院不仅能够自给自足,更实现了持续盈利。
农村电影公益性服务坚持不变
高清逼真的画面、惊险刺激的场景、环绕立体的音效,走进新农村数字电影赤岸室内放映点,现代化数字影院的气息扑面而来。目前影院内设有1个电影放映厅,70余个观影座位,20余平方米图书阅览室。苏溪镇的农村影院更是设有2个电影放映厅、148个观影座位。有5000余部电影可供选择,新片更新速度与城市院线基本同步,内部设施媲美城市影院,观影环境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影院在进行商业放映的同时,还承担着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和书刊借阅的双重任务,坚持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服务。公益放映和有偿放映并行,百姓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每年放映公益性免费电影不少于50场。
引入社会力量,探索市场运作新模式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农村影院”的建立得到浙江省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和相关镇街的联合支持,是市文广新局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落实“政府购买、群众受惠、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指导原则的一次有力探索和尝试。
据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向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购买公益放映服务,深入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质增效。并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思路,深化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农村电影放映市场,不断提高农村电影放映水平,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新传统“送电影下乡”模式,建设“自给自足”式可持续性服务的影院
近年来,我市每年在各镇街及社区、企业、学校共放映公益电影近万场,观影人次逾170万,让农村群众时时过上一把“电影瘾”,是让老百姓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公共文化建设成果。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电影放映技术、设备更加先进,电影数字节目日渐丰富,原有的室外流动放映单一模式在解决看电影难问题的同时,已不再能满足农村群众对看好电影的追求,农村群众也更渴望像城市人一样,坐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国产大片。
固定的室内放映点可将在放映时间、放映质量上做明确规定,让群众及时掌握放映动态,提供更为舒适的观影环境,以免费或低价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观影服务,实现影院运营模式的自给自足。为此,我市创新结合免费放映与有偿放映,传统文化礼堂内的农村电影固定室内放映点,一年只放映由政府补助的50场公益电影。有偿放映是对传统电影放映模式的创新升级,由社会力量投资、运营、管理,365天无假期放映。
“这是深入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善放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放映能力和放映质量,推动农村电影放映由流动转为固定、室外向室内转变的有力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与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符合的农村电影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今后文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建立“影院+”休闲文化综合体
此外,“农村影院”除了具备放映的功能外,还与市图书馆合作共建图书流通站,市民在观影休闲之余可借阅千余册图书,图书种类保持持续更新,提供免费阅览室给市民自习,并享用低价茶水服务。
这种“电影+书吧+茶吧”的运营模式,有利于培育价廉质优的农村文化消费氛围,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品质和文化鉴赏水平,实现文化服务的城乡均等化,打造品影、品读、品茶的一站式休闲文化综合体。
据透露,我市未来三年内将计划建设16个室内放映点23个放映厅,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连锁经营”,推动农村电影运营模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