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2月4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佳丽)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2016年度赤岸镇4万在册户籍人口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2.7万人,个人出资(包括村集体出资)缴费693万元,约占全年报销医药费总额3142万元的1/5,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超1.1万人,全年享受社保医保待遇共1.3亿元,比2015年度净增2421万元,增长23.4%。
社保新政为养老金加码
2016年春节前,市政府出台有关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新政策:村集体只要有部分耕地被征用,就可按比例安排相应数额的被征地农户家庭成员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只要一次性补足15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就可享受每月1518元至1982元不等的养老金。
赤岸镇劳保所负责人朱惠刚早早意识到这项政策会为群众带来巨大实惠,便勇于在全市第一个吃螃蟹,积极与市社保处和国土部门衔接,见缝插针地安排时间,精心筹备,周密安排,使全镇21个部分被征地村比兄弟镇街提早3至4个月完成参保工作。据粗略统计,全镇630名参保人员早三四个月参保,相当于多享受三四百万元养老金。去年全年,赤岸镇有24个部分被征地村的1310名人员享受了该新政的红利。
自2010年我省实施普惠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赤岸镇66个行政村应参保对象每年都实现100%参保,2014年赤岸镇还承担了全省社保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确保每位到龄人员都可享受养老金。
村代办员为村民垫付参保费
“当我看到朱某最终享受到了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待遇,觉得3年来自己为村民垫付参保费真的太值了。”南杨村代办员朱潮海说。
南杨村村民朱某喝酒成瘾,当朱潮海动员他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时,被他一口回绝。去年2月,朱某因喝酒过量到企业上班时突发疾病,几成植物人,却因不属于工伤而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还好朱潮海已连续两年为朱某垫付了参保费,朱某才享受到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待遇。朱潮海看到朱某妻子为丧失自理能力的丈夫喂食时,根本无心再去计较朱某先前的行为,作为代办员,他深知自己的价值和责任。
2015年6月,赤岸某村因村集体账号临时被法院查封,无法按计划为全村村民出资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朱惠刚就主动为该村全体村民垫付了55800元参保费。2016年度,朱惠刚又为10个村垫付参保费1.9万元。朱惠刚说,赤岸大多数村民都很淳朴,不愿意别人白白地为自己付钱参保,一般在当年过年前都会把钱还回去。做医保工作能预防因病致贫,比做慈善事业更有意义,这也是他多年来坚持全镇医保100%参保的动力源泉。
代办员时刻为民着想,自掏腰包为村民垫付医保费,他们多年的努力感动了村民,村民也越来越配合。2016年,赤岸镇66个行政村已连续第6年实现100%参保,参保率实现全市“九连冠”。村代办员或村两委其他干部为少数村民垫付参保费,已成为一种美德,受到大家的赞扬。
建设代办员队伍社保惠民政策落地
2011年4月,赤岸镇在全市率先建成一支75人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协理员队伍,在全市推广经验。2012年,该镇又将协理员队伍升格为68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队伍。多年来,赤岸镇充分依靠市里的专项资金,建章立制,奖罚分明,不断在工作中锤炼代办员,打通覆盖千家万户的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
朱惠刚从2007年负责赤岸镇劳保所工作,并组建与带领代办员队伍开展社保工作以来,辛勤付出,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他,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了《做好乡镇“两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等论文,并先后发表在《浙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杂志上。2012年10月,赤岸镇劳保所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朱惠刚还向省政府上报了金华地区唯一一份典型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14年12月,朱惠刚因业绩突出,取得高级经济师任职资格。
“最让我欣慰的是,我亲眼看到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不再‘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等(死)’,生啥病都能及时就医;老人们每月都可以领到养老金,不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日子也过得更有尊严。”也许,这就是在偏远小镇一干就是16年的朱惠刚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