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飞上天》剧照
中国义乌网3月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应悦)日前,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再次将拨浪鼓摇响,作为义乌商城象征的拨浪鼓是义乌人改革开放初期艰苦创业的见证。然而,你可知它的由来?日前,记者采访了市志编辑部傅健,请他介绍义乌拨浪鼓的前世今生。
据傅健考证,拨浪鼓古称“鼗(táo)鼓”,是周朝天子庙堂中礼器。古人认为:在祭祀时,摇动鼗鼓能“上应昂星(二十八星宿之一),以通王道。”(《白虎通》),故当时的拨浪鼓身世显赫。
义乌与拨浪鼓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据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记载:乌伤立县,就与群乌衔鼓,以彰颜乌的纯孝有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拨浪鼓的地位不断平民化。在三国时期,拨浪鼓已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手中玩具了。
由于这一功能,在宋元时期,拨浪鼓逐渐成为货郎们招徕妇女儿童的行商响器〔(嘉庆)《义乌县志》“卷七”“风俗”〕。
到了明朝,戚继光到义乌招兵,累计人数达万余人。平倭结束后,他们利用多年来走南闯北、熟悉各地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的优势,及行军打仗时所练出的铁脚板和一身好功夫,自然而然就接过了比单纯务农获利更厚的货郎担,摇着拨浪鼓,奔走于四面八方。(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卷四”“风俗”中曾记载:“乌人世经商他处,远至京师,著籍不啻千家,他乡故知视同骨肉。”“后万历年间,率多习兵应募,已而罗募营废,皆散入江干,徙为他业,如肩挑买卖不等。每当冬春之交,来者熙熙,往者攘攘,不啻数千人,其迁居著籍者,又不胜数也。”
据《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本县就有农民于每年冬春农闲季节,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用本县的土特产去外地串村走乡,上门换取禽畜毛骨、旧衣破鞋、废铜烂铁等,博取微利。后来,糖担里的货色慢慢增多,有了各种生活必备的小商品。抗日战争前夕,本县操此业人数增至近万,发展成为独特性行业———敲糖帮。货郎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以清脆而富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
经过近600年的发展演变,摇着拨浪鼓,挑着货郎担,鸡毛换糖的义乌人,终于孕育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而拨浪鼓也成为义乌人改革开放初期艰苦创业的见证。
2014年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时,一名老商户把几十年前艰苦创业时摇动的拨浪鼓赠送给总理。李克强接过摇了摇说,我知道义乌人创业初期鸡毛换糖,摇着拨浪鼓走天下的历史。义乌小商品是中国的名片,这个礼物很珍贵,浓缩了义乌精神,要把它转赠给国家博物馆。
同年12月8日,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了史上首个拨浪鼓藏品。在拥有约120万件藏品的国家博物馆,这把破旧的拨浪鼓并不十分起眼,羊皮制成的鼓皮已经发黄,镶嵌的铁钉业已生锈,连接鼓体和鼓耳的红绳几近散开。但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黄振春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评价说,此次收藏的义乌老商户赠送给李克强总理的拨浪鼓,作为义乌人改革开放初期艰苦创业的见证,将进一步丰富国家博物馆当代改革开放历史文物的收藏、研究和展示。
可以说,这是拨浪鼓文化发展的顶点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