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听佛堂“首任镇长”讲述妻子和邓颖超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7-06-13 10:32:13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记者 王志坚 贾沧斌

  邓颖超写给朱秀锦的亲笔信。

  朱秀锦和丈夫王风在一起学剪纸。

  上月25日,新报刊发了《解密王风地下党经历可知佛堂党史之始》的报道,讲述的是佛堂“首任镇长”(当时叫区长)王风在解放前从事地下党工作期间的那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详见新报2017年5月25日6版)。文章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上周六,王风又向新报“透露”了一直以来从未与人说起的又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其妻朱秀锦和邓颖超的故事。“邓颖超曾亲笔给朱秀锦写了一封800多字的表扬信,夸她工作出色,还将她的汇报材料推荐发表在1953年一月刊《新中国妇女》杂志上。”

  朱秀锦究竟何许人也,邓颖超为何亲笔给她写回信,还在国家级杂志上公开发表她的先进事迹?且听朱秀锦的丈夫王风娓娓道来。

  八岁当童养媳,两胎婴儿夭折后投身妇婴保健工作

  朱秀锦,1925年出生于现义乌市佛堂镇田心工作片新屋田畈村。因家里贫穷,八岁时被父母送给人家做了童养媳。

  “她18岁那年,因被婆婆毒打逃回娘家。那回幸亏大哥给她撑腰,救了她并设法帮她脱离了与婆家的关系,同时还将共产党领导干革命、受压迫的妇女要翻身的道理讲给父母和她听。23岁那年,她嫁给了当时从事中共地下党革命工作的我。”说起往事,96岁的王风仍记忆犹新。1948年,因家中经济困难,生孩子只能叫农村没有知识的“接生婆”土法接生,加上当时卫生条件极差,朱秀锦的第一胎因患“脐带风”,出生没几天就死掉了,朱秀锦也大病一场,险些死去。

  1950年,朱秀锦跟随王风剿匪反霸,组织农会、妇女会,参加减租减息以及后来的土地改革等工作。她因为工作过度紧张和劳累,第二胎“一个不足月的婴儿”又因早产夭折,患了一场“产褥热”的重病。1952年2月,义乌县领导选送她去金华卫校学习妇婴保健工作(主要是学习新法接生婴儿)。

  “在金华卫校培训班50名学员中,因为她只在未去当童养媳前念过一个学期的书,所以她在金华学习期间,非常刻苦、努力,四个月培训班的学习结束后,她居然学会了能简单地记录和写工作报告了。”王风说,朱秀锦离开金华妇婴保健培训班后,被分配到金华县塘雅区工作,成了一名妇婴保健员。

  迎难而上,她把妇婴保健工作做得风生水起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妇婴保健工作没有任何基础,许多农村妇女干部都说孕妇工作太难做、太难为情了,但朱秀锦始终没有退缩,还干出了大名堂。”在王风眼里,朱秀锦是一个连碰钉子也不会灰心的人。“她刚参加工作时,因为年轻,谁都不愿意找她去接生婴孩。她就以身说法,耐心地去说服大家,后来居然有人主动请她去接生了。”

  “双岩乡付金瑞的妻子先后生了九胎婴儿都死了,当她怀上第10胎后,每天都忧心忡忡。朱秀锦得知后,主动上门动员她做产前孕妇卫生、保健、检查,采用新的接生法为她接生,定时上门为她做产后卫生护理。结果第10胎婴儿顺利产下。付金瑞和妻子感动地流着泪说,孩子的命是好医生朱秀锦给救起来的。”王风回忆说,在朱秀锦春雨润物细无声般的循循善诱下,当地很多“犟”孕妇不仅接受了胎位检查,还接受了新法接生,她也因此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任。

  在妇婴保健工作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后,朱秀锦向当时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宋庆龄、副主席邓颖超寄去了一份极为详细的上万字的工作汇报信。1952年12月8日,朱秀锦收到了邓颖超代宋庆龄(当时,宋庆龄己赴苏联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写的一封回信。在800多字的回信中,邓颖超盛赞朱秀锦的汇报材料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并告知她已将汇报材料转到《新中国妇女》杂志社考虑选用,同时还将工作汇报信转给了全国儿童保护委员会,并请该委员会秘书处经常同朱秀锦联系,协助朱秀锦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邓颖超还在回信中告诉朱秀锦:“最近我们召开的全国妇女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了为妇女解放服务的妇联干部要学会(做)妇婴卫生工作,要从保命工作着手,这是救命保命的大事”,充分肯定了朱秀锦当时向全国妇联写信的及时性和必要性。

  邓颖超逝世后,她把亲笔信捐给了周邓纪念馆

  1953年一月刊的《新中国妇女》杂志,经邓颖超的推荐,发表了“优秀的保健员朱秀锦”一文,讲述了朱秀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令人敬佩的“不平凡的优秀事迹”。

  1992年6月11日,朱秀锦从中央广播电台获悉邓大姐逝世的消息,痛哭了一场。2001年得知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正式开馆的消息,她马上催促丈夫王风,把这封已由自己珍藏了半个世纪的邓大姐亲笔信送到天津,捐赠给了周邓纪念馆。

  经专家鉴定,这封邓大姐的亲笔信属国家三级历史文物,这也是该馆来自浙江省民间的“第一件文物”,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佛堂镇志》办公室的编纂人员得到这个信息后,马上派员赴天津周邓纪念馆,采集到了这封信的原件复印件及其发表在1953年一月刊《新中国妇女》上介绍朱秀锦优秀事迹的那篇通讯。

  朱秀锦在给邓大姐的信中说,她做了一个调查统计:在166名被检查的产妇中,过去己共生产过335个子女,但由于旧式接生婆和其他病因的原因,死亡率高达45%。她在塘雅区工作四个月期间,13名新培训的接生员共接生了253个婴儿。其中,朱秀锦一人接生了55人,母婴个个都很健康,无一例死亡,原因是她不但给这50多名孕妇都作了产前检查,而且不分路途远近,为每个产妇做了产后访视工作。

  当地群众称她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由于朱秀锦的工作已在群众中获得了信任,她几乎成了难产产妇的“救星”。有一次,仙桥区一位叫朱根仙的难产妇的家人,慕名前来找朱秀锦去接生。当时正刮大风、下大雨,天又黑,路又远,朱秀锦顾不得天黑路滑,在泥泞的路上跌倒了七八次,带路的人都觉得有点不忍心,但她说道:“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冰天雪地里作战,我一定要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克服困难,去完成救命的任务。”到了产妇的家已快半夜了,一见那名产妇已经“破水”三天,婴儿下不来,母婴都命悬一线。朱秀锦立即用新学的接生法,有条不紊地为产妇进行按摩与催生,帮那位难产的孕妇平安地产下了婴儿。当地群众为此把朱秀锦比喻成“救苦救难、闻声而至的观世音菩萨”,还编成地方上流行的“道情新闻”曲艺节目,传遍了四邻八村。

  王风说,朱秀锦除了担任妇婴保健工作,还担任党的宣传员、区妇联委员,并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她日夜都是忙碌的,但她一点也不觉得辛苦。“50年前,邓大姐给朱秀锦的表扬信,成了朱秀锦一生勤奋工作的动力和鞭策;50年后,朱秀锦把邓大姐的亲笔信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捐赠给了天津周邓纪念馆,又成了广大群众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戴和拥护的实物见证。”

  【相关阅读】

  朱秀锦的生平

  1925年11月20日,朱秀锦出生于义乌市佛堂镇新屋田畈村,原名叫朱囡囡。

  8~18岁,朱秀锦被父母给人当童养媳。

  23岁时(1947年农历十月初八),嫁给王风,婚后改名为朱秀锦。

  1949年5月8日,义乌解放,朱秀锦7月参加革命工作,任义乌县府办公室干事。

  1950年,朱秀锦参加金华义乌土地改革运动试点工作队工作。

  1952年2月,义乌县领导选送朱秀锦到金华卫校学习妇婴保健工作,之后在金华县塘雅区当妇婴保健员。此后,朱秀锦生育三男一女共四个孩子。

  1953年,朱秀锦调任义乌县妇幼保健院保健员,期间因工作成绩卓越,曾受到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邓颖超、全国妇联副主席康克清的表彰和鼓励。

  1958年,朱秀锦在金华塘雅街道居委会分管义务接生婴儿工作。

  1964年,朱秀锦与他人组建了金华市多湖公社卫生院。

  1978年,朱秀锦光荣退休。

  2001年,朱秀锦将珍藏了半个世纪的邓颖超亲笔信捐献给“周邓纪念馆”。

  2005年,朱秀锦80岁祝寿时,一家祖孙三代十四人中,有三个复员军人,七个中共党员,四个孙子、孙女全是大学生。

  2010年,朱秀锦的事迹载入《金华县卫生系统志》。

  2015年4月29日,朱秀锦在金华去世,享年90岁。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